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符号表 | 第16-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2.1 水泥生产系统能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2.2 能量系统优化方法与余热利用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分析与(?)经济分析方法 | 第28-40页 |
2.1 (?)分析方法 | 第28-34页 |
2.1.1 (?)的概念 | 第28页 |
2.1.2 (?)的计算方法 | 第28-32页 |
2.1.3 (?)平衡与(?)损失 | 第32-34页 |
2.2 (?)经济分析方法 | 第34-38页 |
2.2.1 (?)经济分析的主要概念 | 第34-36页 |
2.2.2 (?)经济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2.2.3 (?)经济分析的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水泥生产系统的(?)分析与(?)经济分析 | 第40-58页 |
3.1 系统划分与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3.2 水泥生产系统的(?)分析 | 第41-52页 |
3.2.1 预热预分解系统的(?)分析 | 第41-43页 |
3.2.2 回转窑的(?)分析 | 第43-46页 |
3.2.3 篦冷机的(?)分析 | 第46-48页 |
3.2.4 余热系统的(?)分析 | 第48-50页 |
3.2.5 系统的(?)分析 | 第50-52页 |
3.3 (?)经济分析 | 第52-56页 |
3.3.1 (?)成本平衡方程与辅助方程 | 第53-54页 |
3.3.2 (?)经济性分析的结果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 | 第58-76页 |
4.1 余热发电系统的建模 | 第58-65页 |
4.1.1 余热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第58-64页 |
4.1.2 余热发电系统的(?)经济分析 | 第64-65页 |
4.2 遗传算法简介 | 第65-66页 |
4.3 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分析 | 第66-74页 |
4.3.1 以总热导为目标函数的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 | 第66-69页 |
4.3.2 以发电量为目标函数的余热发电系统优化 | 第69-71页 |
4.3.3 以利润率与(?)经济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余热发电系统优化 | 第71-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篦冷机低温风的余热回收方案 | 第76-90页 |
5.1 常见余热回收方案 | 第76-80页 |
5.1.1 冷热联供 | 第76-77页 |
5.1.2 有机朗肯循环 | 第77-79页 |
5.1.3 Kalina循环 | 第79-80页 |
5.2 热力学与经济性模型 | 第80-87页 |
5.2.1 冷热联供的数学模型 | 第80-82页 |
5.2.2 有机朗肯循环的数学模型 | 第82-84页 |
5.2.3 Kalina循环的数学模型 | 第84-87页 |
5.3 三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4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