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东南亚度假酒店地域性材料与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东南亚度假酒店地域性材料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旅游全球化下东南亚度假酒店的材料技术总结 | 第9页 | 
| ·东南亚地域文化的材料技术表达 | 第9-10页 | 
| ·地域性材料技术的生态意义 | 第10页 | 
| ·为我国类似东南亚地区度假酒店材料技术提供参考 | 第10-11页 | 
|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 第11页 | 
|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东南亚地域性基本材料和技术 | 第12-24页 | 
| ·地域性材料的使用沿革与分布 | 第12-13页 | 
| ·自然因素对基本材料技术的影响 | 第13-14页 | 
| ·东南亚传统基本材料 | 第14-18页 | 
| ·天然木材 | 第14-15页 | 
| ·天然藤竹 | 第15-16页 | 
| ·天然石材 | 第16-17页 | 
| ·皮叶茅草 | 第17页 | 
| ·混合材料 | 第17-18页 | 
| ·东南亚传统基本技术 | 第18-23页 | 
| ·干栏技术 | 第18-19页 | 
| ·屋架技术 | 第19-20页 | 
| ·基座技术 | 第20-22页 | 
| ·联结技术 | 第22-23页 | 
| ·生态技术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传统地域性材料技术在度假酒店中的应用 | 第24-40页 | 
| ·东南亚传统地域性材料技术的背景 | 第24-28页 | 
| ·传统民居建筑概述 | 第24-26页 | 
| ·传统民居材料技术 | 第26-28页 | 
| ·度假酒店设计使用的传统地域性材料技术 | 第28-37页 | 
| ·结构层面 | 第29-31页 | 
| ·围护层面 | 第31-35页 | 
| ·灰空间廊道 | 第35-36页 | 
| ·场地景观 | 第36-37页 | 
| ·传统地域性材料技术的问题与局限性 | 第37-38页 | 
| ·耐久防腐问题 | 第37页 | 
| ·结构稳定问题 | 第37页 | 
| ·粘结强度问题 | 第37-38页 | 
| ·隔热与舒适度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现代材料技术在度假酒店中的地域性表达 | 第40-52页 | 
| ·东南亚现代建筑新材料技术的背景 | 第40-43页 | 
| ·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第40页 | 
| ·地域性现代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 第40-42页 | 
| ·现代材料与技术概述 | 第42-43页 | 
| ·度假酒店设计中使用的现代材料技术 | 第43-49页 | 
| ·结构层面 | 第43-46页 | 
| ·围护层面 | 第46-47页 | 
| ·灰空间廊道 | 第47-48页 | 
| ·场地景观 | 第48-49页 | 
| ·现代与传统材料技术的结合应用 | 第49-50页 | 
| ·节点优化 | 第49页 | 
| ·结构加强 | 第49-50页 | 
| ·材料替代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地域性材料技术实践——海南东郊椰林度假会所设计 | 第52-66页 | 
| ·项目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52-53页 | 
| ·东南亚地区与海南的相似性 | 第52-53页 | 
| ·海南度假酒店现状与发展 | 第53页 | 
| ·方案设计与空间成果 | 第53-56页 | 
| ·项目背景 | 第53-54页 | 
| ·基本设计原则与空间成果 | 第54-56页 | 
| ·各部分材料技术选择与研究 | 第56-65页 | 
| ·屋架做法 | 第56-60页 | 
| ·层面做法 | 第60页 | 
| ·墙体做法 | 第60-62页 | 
| ·门窗做法 | 第62-63页 | 
| ·基座做法 | 第63-64页 | 
| ·景观小品做法 | 第64-65页 | 
| ·客房室内材料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总结与归纳 | 第66页 | 
| 问题与不足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2-76页 | 
| 附录一 海南东郊椰林度假会所的相关研究模型 | 第76-78页 |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