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际贸易与隐含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三、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四、研究综述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第一节 隐含碳概念的提出 | 第18页 |
第二节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 | 第18-20页 |
一、环保主义者的贸易有害论 | 第18-19页 |
二、贸易支持派的贸易有利论 | 第19页 |
三、两种观点的中和——贸易复杂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污染责任的认定原则 | 第20-23页 |
一、生产者负责原则 | 第20-21页 |
二、消费者负责原则 | 第21-22页 |
三、共同分担责任原则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中日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的测算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一、投入产出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24页 |
二、投入产出表的构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26-28页 |
一、数据的来源 | 第26页 |
二、行业的分类与整合 | 第26-28页 |
第三节 隐含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 第28-29页 |
第四节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36页 |
一、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二、中国从日本进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三、中日贸易净隐含碳排放出口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日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5页 |
第一节 结构分解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一、从总体角度分析 | 第38-39页 |
二、从行业部门角度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三节 中国从日本进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一、从总体角度分析 | 第42-43页 |
二、从行业部门角度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51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一、调整贸易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 第47-48页 |
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第48-49页 |
三、借鉴发达国家的减排经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 第49-50页 |
四、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