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2-31页 |
| ·纳米通道技术原理 | 第14页 |
| ·生物纳米通道在DNA测序上的研究 | 第14-21页 |
| ·α-溶血素纳米通道对DNA序列研究 | 第15-19页 |
| ·耻垢分枝杆菌(MspA)纳米通道在DNA测序上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其他生物纳米通道在DNA结构上的研究 | 第20-21页 |
| ·生物纳米通道在多肽和蛋白结构上的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单分子水平检测 | 第21-26页 |
| ·探索蛋白质与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第26-29页 |
| ·本课题选题构思及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 第2章 生物纳米通道检测系统的搭建 | 第31-45页 |
| ·前言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及器件 | 第32-36页 |
| ·磷脂的选择及脂质双层膜制备 | 第32-35页 |
| ·检测池制备 | 第35页 |
| ·Ag/AgCl电极制备 | 第35页 |
| ·盐桥的制作 | 第35-36页 |
|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 ·实验器材及试剂 | 第36页 |
| ·检测池的清洗 | 第36页 |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6-38页 |
| ·实验记录装置 | 第38-41页 |
| ·基于化学钳检测系统的纳米通道检测系统 | 第39页 |
| ·LabVIEW图形化软件编写的纳米通道检测系统 | 第39-40页 |
| ·LabVIEW系统和化学钳检测系统的比较 | 第40-41页 |
| ·实验分析系统 | 第41-42页 |
| ·信号噪音 | 第42-45页 |
| ·电容耦合 | 第42-43页 |
| ·电磁波噪音 | 第43页 |
| ·短时脉冲干扰 | 第43页 |
| ·仪器回路噪声 | 第43-44页 |
| ·纳米通道体系内部噪音 | 第44页 |
| ·声波震动 | 第44-45页 |
| 第3章 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用于阿兹海默症致病蛋白结构变化研究 | 第45-61页 |
| ·前言 | 第45-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步骤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 ·Aβ42自聚集形态的单分子水平研究 | 第51-53页 |
| ·刚果红抑制Aβ42聚集作用研究 | 第53-57页 |
| ·β-环糊精促进Aβ42聚集作用研究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4章 α-溶血素生物纳米通道用于帕金森症致病蛋白聚集行为研究 | 第61-75页 |
| ·前言 | 第61-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63-64页 |
| ·实验步骤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 ·WT α-syn和A53T α-syn单体在电压调控下的单分子行为检测 | 第65-69页 |
| ·海藻糖抑制A53T α-syn聚集行为研究 | 第69-71页 |
| ·海藻糖调控WT α-syn结构变化行为研究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5章 基于稳定成孔蛋白SP1纳米通道用于DNA结构分析初探 | 第75-88页 |
| ·前言 | 第75-77页 |
| ·实验部分 | 第77-80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77-79页 |
| ·实验步骤 | 第79-8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7页 |
| ·SP1蛋白在磷脂双层膜形成纳米通道表征 | 第80-82页 |
| ·SP1纳米通道对碱基相同链长不同的单链DNA分析 | 第82-85页 |
| ·SP1纳米通道对相同链长不同碱基的单链DNA分析 | 第85-86页 |
| ·α-溶血素纳米通道对五种单链DNA的结构分析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10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5-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