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状况分析 | 第14-19页 |
·内源融资资金有限 | 第15页 |
·间接融资成本高 | 第15-16页 |
·非正式融资渠道仍是其资金的重要来源 | 第16页 |
·直接融资的制度安排受到限制 | 第16-19页 |
第3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 | 第19-23页 |
·中国经济发展难以摆脱畸形状态 | 第19页 |
·民营经济难以健康发展 | 第19-20页 |
·企业经营状况陷入困境 | 第20-21页 |
·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 第21页 |
·权力寻租引发的体制腐败和权钱交易 | 第21-23页 |
第4章 阻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非经济因素 | 第23-36页 |
·所有制不兼容及观念歧视的阻碍 | 第23-24页 |
·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相关制度残缺 | 第24-28页 |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4-25页 |
·融资制度限制 | 第25页 |
·财税制度阻碍 | 第25-26页 |
·产权制度障碍 | 第26-27页 |
·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 第27页 |
·经济制度上的金融抑制及金融约束 | 第27-28页 |
·体制滞后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限 | 第28-30页 |
·制度演进时滞的阻碍 | 第29页 |
·融资需求与金融制度改革时机的冲突 | 第29-30页 |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 第30-36页 |
·难以量化融资需求 | 第30-31页 |
·融资工具选择不当 | 第31-32页 |
·疏忽培育融资关系 | 第32页 |
·融资监管环节薄弱 | 第32-33页 |
·融资战略体系疏漏 | 第33-36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非经济因素的制度创新与运行方式 | 第36-40页 |
·韩国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 | 第36-37页 |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以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 | 第36页 |
·适时改变政府扶持策略 | 第36页 |
·“大企业与小企业合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研发 | 第36-37页 |
·借助机构力量推动中小企业拓展国外市场 | 第37页 |
·美国:以融资政策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创新 | 第37-40页 |
·建立多渠道融资 | 第38页 |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 | 第38-40页 |
第6章 解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非经济因素的对策建议 | 第40-45页 |
·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 第40-43页 |
·加强建设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页 |
·改进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 | 第40-41页 |
·完善担保体系的建设 | 第41-42页 |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 第42-43页 |
·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 第43页 |
·改善银行制度 | 第43页 |
·完善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第43页 |
·加强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 | 第43页 |
·改革民营中小企业体制 | 第43-45页 |
·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 第43-44页 |
·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44页 |
·树立企业信用形象 | 第44页 |
·提高融资管理水平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