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磷对豆科植物根系和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 第9-10页 |
·磷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磷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根瘤应用研究及固氮特性 | 第12-14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4-16页 |
·供试品种 | 第14页 |
·供试根瘤菌 | 第14页 |
·培养基与营养液 | 第14-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根瘤菌菌株培养 | 第16页 |
·种子处理 | 第16页 |
·粗砂处理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7-20页 |
·生长指标 | 第17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17页 |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胞间CO 2浓度 | 第17页 |
·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 | 第17-18页 |
·根系活力 | 第18页 |
·根瘤数和根瘤重 | 第18页 |
·固氮酶活性 | 第18页 |
·植株全氮含量 | 第18-19页 |
·植株全磷含量 | 第19-20页 |
·植株氮素吸收及氮素利用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20-29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第20-22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22-25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磷水平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磷水平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磷水平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系特征的影响 | 第33-40页 |
·无氮条件下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的影响 | 第33-35页 |
·有氮条件下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的影响 | 第35-38页 |
·无氮条件下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8页 |
·有氮条件下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8-40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结瘤固氮的影响 | 第40-44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瘤数和根瘤重的影响 | 第40-42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 | 第42-44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氮磷含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全磷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50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 第51-53页 |
·磷水平和接菌对紫花苜蓿氮磷含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