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前言 | 第14-25页 |
·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连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16页 |
·连作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15页 |
·连作对作物根部的影响 | 第15-16页 |
·连作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 第16页 |
·连作对花生光合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连作对花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6页 |
·连作对花生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连作对花生叶面积系数(LAI)的影响 | 第17页 |
·连作对花生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17页 |
·连作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7页 |
·连作对花生土壤及田间病虫害的影响 | 第17-18页 |
·连作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覆膜栽培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18页 |
·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 | 第18-21页 |
·花生连作土壤及主要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及与产量和速效养分的关系 | 第18-19页 |
·花生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19页 |
·花生连作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19-20页 |
·化感物质积累 | 第20页 |
·连作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 第20-21页 |
·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 | 第21-25页 |
·选用高产耐连作的品种 | 第21页 |
·施用微生物制剂,包括拮抗菌、菌根菌和其他促生有益微生物 | 第21-22页 |
·施用有机肥和连作专用肥 | 第22页 |
·模拟轮作的增产效果 | 第22-23页 |
·地膜覆盖增产的栽培技术 | 第23页 |
·采用压土盖沙、土地深翻和冬前翻耕技术 | 第23页 |
·加强管理,及早预防病虫害 | 第23-25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5-27页 |
·生育动态分析 | 第25页 |
·生理指标 | 第25-26页 |
·根系活力测定 | 第25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25-26页 |
·光合测定 | 第26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第26页 |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花生产量测定 | 第26页 |
·籽仁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26-27页 |
·籽仁粗蛋白质含量 | 第26-27页 |
·籽仁氨基酸组分测定 | 第27页 |
·籽仁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籽仁粗脂肪含量测定 | 第27页 |
·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油酸/亚油酸比 | 第27页 |
·籽仁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5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8-35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对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花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花生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花生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脂肪含量和 O/L 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花生籽仁游离氨基酸含量、蔗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 | 第35-45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植株性状的调控作用 | 第35-36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干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 第36-37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叶片光和性能的调控作用 | 第37-39页 |
·对连作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调控作用 | 第37页 |
·对连作花生叶片气孔导度的调控作用 | 第37-38页 |
·对连作花生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控作用 | 第38-39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调控作用 | 第39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 第39-40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根系活力的调控作用 | 第40-41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产量及产量构因素的调控作用 | 第41-42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籽仁品质的调控作用 | 第42-45页 |
·对连作花生籽仁脂肪、脂肪酸组分及 O/L 的调控作用 | 第42-43页 |
·对连作花生籽仁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 第43页 |
·对连作花生籽仁中氨基酸含量的调控作用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51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46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 | 第46-51页 |
·三种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 第47-48页 |
·三种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 | 第48-49页 |
·三种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籽仁品质的调控作用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连作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1页 |
·前茬作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作对花生的抑制作用 | 第51-53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 | 第51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产量的调控作用 | 第51-52页 |
·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籽仁品质的调控作用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