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嗜热真菌热稳定纤维素酶的分子改造及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引言第15-34页
   ·纤维素的研究概况第15-17页
     ·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第15-16页
     ·纤维素的降解第16-17页
   ·纤维素酶研究进展第17-24页
     ·纤维素酶系的组成第17-18页
     ·纤维素酶的催化机制第18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第18-22页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第22页
     ·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第22-23页
     ·纤维素的应用第23-24页
       ·纤维素酶在食品业的应用第23页
       ·纤维素酶在酿造发酵工业上的应用第23-24页
       ·纤维素酶在饲料业上的应用第24页
       ·纤维素酶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上的应用第24页
   ·酶的定向进化第24-28页
     ·定向进化中构建突变文库的方法第25-26页
       ·易错 PCR第25页
       ·随机引物体外重组(Random-priming in vitro recombination RPR)第25页
       ·DNA 改组(DNA shuffling)第25-26页
       ·交错延伸重组(Stagger extension process StEP)第26页
     ·定向进化中突变文库筛选的方法第26-28页
       ·突变体的分离第27页
       ·琼脂板涂布法第27页
       ·微孔板悬浮法第27-28页
       ·通过酶促反应的特征第28页
       ·加入底物染色第28页
       ·分光光度计和荧光酶标仪检测第28页
   ·分子改造的应用第28-30页
     ·改变酶特异性第29页
     ·稳定性和表达能力的改变第29页
     ·新的特异性和活性第29-30页
   ·纤维素酶的定向进化第30-32页
   ·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32-34页
     ·选题的目的意义第32页
     ·研究内容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4-53页
   ·材料第34-37页
     ·供试菌株第34页
     ·菌株与质粒第34页
     ·酶和生化试剂第34页
     ·仪器第34页
     ·溶液配制第34-36页
     ·培养基第36-37页
   ·基因克隆第37-41页
     ·eg1 基因的 PCR 扩增第37-38页
     ·PCR 产物回收第38-39页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第39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转化第39页
     ·重组质粒的筛选、鉴定及质粒 DNA 的提取第39-41页
       ·菌落 PCR 检测第39-40页
       ·质粒 DNA 的提取第40-41页
       ·序列测定第41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和糖苷水解酶 61f 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性质研究第41-48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1-43页
     ·线性化酶切和去磷酸化第43页
     ·酵母转化第43-44页
       ·毕赤酵母 GS115 感受态的制备第43-44页
       ·重组质粒 pPIC9K/eg1 电击转化感受态酵母 GS115 细胞第44页
     ·酵母转化子的筛选第44-45页
       ·酵母转化子甲醇利用表型的平板筛选第44页
       ·外源基因多拷贝整合转化子筛选第44-45页
     ·酵母转化子的 PCR 鉴定第45-46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和糖苷水解酶 61f 的诱导分泌表达第46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的诱导分泌表达第46页
       ·糖苷水解酶 61f 的诱导分泌表达第46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和糖苷水解酶 61f 工程菌表达产物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第46-48页
       ·发酵液的制备第46页
       ·硫酸铵沉淀第46页
       ·DEAE-SepHaros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第46-47页
       ·纯化产物活性测定第47页
       ·纯化产物 SDS-PAGE 分析第47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47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工程菌 N24 的酶学性质第47-48页
       ·糖苷水解酶 61F 的酶学性质及对内切葡聚糖酶 N24 的作用第48页
   ·嗜热真菌内切纤维素酶 eg1 的定向进化第48-53页
     ·易错 PCR第48-49页
     ·易错 PCR 产物回收第49页
     ·易错 PCR 产物双酶切和纯化第49页
       ·易错 PCR 产物双酶切第49页
       ·易错 PCR 酶切产物纯化第49页
     ·表达载体 pPIC9K 的酶切和纯化第49页
       ·表达载体 pPIC9K 的双酶切第49页
       ·表达载体 pPIC9K 酶切产物纯化第49页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49-50页
       ·易错 PCR 产物与载体 pPIC9K 的连接第49-50页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DH5α第50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50页
       ·重组质粒的线性化和脱磷酸化第50页
     ·酵母转化第50页
     ·突变体库的筛选方法第50-51页
       ·正向突变体的底物平板筛选第50-51页
       ·外源基因多拷贝整合转化子筛选第51页
       ·正向突变体的小量发酵第51页
       ·突变基因序列测定第51页
       ·大量发酵确定突变体第51页
     ·突变内切葡聚糖酶 teg1 工程菌表达产物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第51-53页
       ·突变内切葡聚糖酶 teg1 工程菌表达产物的纯化第51-52页
       ·突变内切葡聚糖酶 teg1 工程菌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第52-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74页
   ·eg1 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序列的克隆第53-54页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内切葡聚糖酶 eg1 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第54-55页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内切葡聚糖酶 eg1 基因序列测定第54-55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eg1 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第55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eg1 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5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第55-57页
   ·毕赤酵母的电击转化和重组菌株的鉴定第57-58页
     ·酵母转化子的甲醇利用表型的筛选第57页
     ·eg1 基因多拷贝整合子的筛选第57-58页
     ·酵母转化子的 PCR 鉴定第58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和糖苷水解酶 61f 的诱导分泌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第58-60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基因在 P. pastoris 中的诱导高效表达、高表达酵母菌株的筛选和表达产物的分析第58-59页
     ·糖苷水解酶 61F 在 P. pastoris 中的诱导高效表达和基因表达产物的分析第59-60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和 61F 糖苷水解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第60-66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纯化第60页
     ·61F 糖苷水解酶的纯化第60-61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 eg1 的酶学性质测定第61-63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 eg1 的最适反应温度第61-62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最适 pH第62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不同底物的酶活力测定第62-63页
       ·表达内切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第63页
     ·61F 糖苷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及对内切葡聚糖酶 N24 的作用第63-66页
       ·61F 糖苷水解酶的最适温度第63-64页
       ·61F 糖苷水解酶的最适 pH第64页
       ·61 糖苷水解酶的最适底物第64页
       ·61F 糖苷水解酶的热稳定性第64-65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糖苷水解酶 61F 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第65页
       ·糖苷水解酶 61F 内切葡聚糖酶 N24 活性的促进作用第65-66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混合酶活性的影响第66页
   ·嗜热真菌内切纤维素酶 eg1 的定向进化第66-74页
     ·易错 PCR第66-67页
     ·突变基因的筛选第67-68页
       ·刚果红底物平板初筛第67-68页
       ·外源基因多拷贝整合转化子筛选第68页
       ·小量发酵筛选第68页
       ·大量发酵筛选第68页
     ·突变体 NT0251 蛋白的纯化第68-70页
       ·DEAE-SepHaros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第68-69页
       ·NT0251 突变体 SDS-PAGE第69-70页
     ·突变体 NT0251 的酶学性质第70-72页
       ·NT0251 的最适温度第70页
       ·NT0251 的最适 pH第70-71页
       ·NT0251 的最适底物第71页
       ·NT0251 的热稳定性第71-72页
     ·突变体 NT0251 的序列测定第72-74页
4 讨论第74-77页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74页
   ·突变体库的构建第74-75页
   ·突变体的筛选第75-76页
   ·突变体活性提高的机制第76-77页
5 结论和建议第77-79页
   ·结论第77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和葡萄糖苷酶 61f 基因的表达和性质研究第77页
     ·内切葡聚糖酶 eg1 基因的定向进化第77页
   ·建议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致谢第86-87页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根特异表达TaEXPB23提高转基因烟草和拟南芥的渗透胁迫耐性
下一篇:前茬作物对连作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