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的制备及防污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海洋污损生物种类 | 第12-13页 |
·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防污涂料的种类 | 第14-16页 |
·常规防污涂料 | 第14-15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 | 第15-16页 |
·防污涂料的未来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聚丙烯酸酯的合成 | 第18-28页 |
·聚丙烯酸酯的性质 | 第18-19页 |
·丙烯酸酯涂料的特性 | 第18页 |
·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特性 | 第18-19页 |
·自由基聚合的特点 | 第19页 |
·聚丙烯酸酯涂料的配方设计 | 第19-23页 |
·丙烯酸酯单体的选择 | 第19-21页 |
·玻璃化温度的设计 | 第21-22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22页 |
·分子量的调节 | 第22-23页 |
·丙烯酸酯树脂制备的实施方法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仿生防污涂料基体—聚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 第23-24页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合成工艺 | 第25页 |
·聚丙烯酸酯的性能表征 | 第25-26页 |
·聚丙烯酸酯涂膜的耐水性测试 | 第25-26页 |
·聚丙烯酸酯的耐盐性测试 | 第26页 |
·聚丙烯酸酯涂膜的附着力测试 | 第26页 |
·聚丙烯酸酯涂膜的耐紫外测试 | 第26页 |
·扫描电镜对聚丙烯酸酯涂膜的表征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单体对聚丙烯酸酯的性能影响 | 第26-27页 |
·引发剂对聚丙烯酸酯的性能影响 | 第27页 |
·扫描电镜观察聚丙烯酸酯涂膜表面形貌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柿丹宁-吸水树脂的制备 | 第28-38页 |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 第28-29页 |
·合成类 | 第28-29页 |
·天然高分子改性类 | 第29页 |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 | 第29-30页 |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特征 | 第29页 |
·高吸水树脂的作用机制 | 第29-30页 |
·吸水树脂的凝胶结构模型和吸水热力学、动力学理论 | 第30-32页 |
·高吸水性树脂的凝胶结构模型 | 第30页 |
·材料吸水的热力学理论 | 第30-32页 |
·吸水树脂的吸水动力学理论 | 第32页 |
·柿单宁 | 第32-34页 |
·柿单宁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柿单宁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 | 第34页 |
·柿单宁-吸水树脂的性能表征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中和度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引发剂、交联剂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 | 第38-43页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第38-40页 |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 | 第38页 |
·纳米效应 | 第38-39页 |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水热合成法制备ZnO纳米颗粒 | 第40页 |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分子-ZnO纳米复合材料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纳米ZnO的抗菌原理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仿生防污涂料的复合工艺及实海挂板实验 | 第43-57页 |
·复合工艺 | 第43-46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的制备 | 第43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复合工艺的研究 | 第43-44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的复合工艺及反馈图 | 第44-45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的防污减阻作用机理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实验原料 | 第46页 |
·实验过程 | 第46页 |
·挂板海试实验 | 第46-47页 |
·高性能仿生防污涂料的性能表征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接触角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实海挂板防污效果及讨论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