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福建庙学的历史地理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中文文摘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1-19页 |
三、资料基础、研究方法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19-23页 |
四、庙学概念厘清与研究区域限定 | 第23-28页 |
第一章 宋代福建庙学发展的背景 | 第28-52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8-34页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 | 第34-41页 |
第三节 从孔庙到庙学 | 第41-52页 |
第二章 宋代福建庙学的变迁 | 第52-76页 |
第一节 宋以前庙学的发展 | 第52-57页 |
第二节 宋代庙学发展的阶段性 | 第57-66页 |
第三节 宋代庙学的变迁特征 | 第66-76页 |
第三章 宋代福建庙学的地理分布 | 第76-108页 |
第一节 北宋庙学的地理分布 | 第76-88页 |
第二节 南宋庙学的地理分布 | 第88-98页 |
第三节 影响庙学时空差异的主因 | 第98-108页 |
第四章 宋代福建庙学景观的空间格局 | 第108-134页 |
第一节 庙学景观的选址 | 第108-116页 |
第二节 庙学景观的空间构成 | 第116-128页 |
第三节 庙学景观的建筑布局 | 第128-134页 |
第五章 宋代福建庙学的运作实态 | 第134-164页 |
第一节 学官、教师及学生 | 第134-145页 |
第二节 教学、考试及经费 | 第145-153页 |
第三节 祭祀与学祭合一 | 第153-164页 |
结语 | 第164-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84-186页 |
致谢 | 第186-188页 |
个人简历 | 第188-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