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有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 社会捐赠 | 第16页 |
(二) 社会捐赠的要素 | 第16-17页 |
(三) 企业捐赠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企业捐赠的经济学分析 | 第18-24页 |
一、企业捐赠的动机 | 第18-20页 |
(一) 利润最大化模型 | 第18-20页 |
(二) 效用最大化模型 | 第20页 |
二、企业捐赠的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一) 影响企业捐赠的需求的因素——外部因素 | 第21-22页 |
(二) 企业捐赠的供给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捐赠的发展历史与呈现的主要特征 | 第24-29页 |
一、我国慈善捐赠的历史渊源 | 第24-25页 |
二、我国企业捐赠的主要特征 | 第25-29页 |
(一) 企业成为社会捐赠的最主要主体,且表现优于跨国公司 | 第25-26页 |
(二) 我国企业参与公益捐赠热情,绝大多数企业有过捐赠行为 | 第26页 |
(三) 我国企业的捐赠主导模式为利他型,战略捐赠开始出现 | 第26-27页 |
(四) 资金和物资成为捐赠资源的主要形式,人力服务捐赠正在兴起 | 第27-28页 |
(五) 捐赠资源流向以"扶贫"、"赈灾"为主,"教育"次之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捐赠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9-34页 |
一、样本选取与变量界定 | 第29-30页 |
(一) 样本选取 | 第29页 |
(二) 变量界定 | 第29-30页 |
二、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30-31页 |
三、模型构建及回归分析 | 第31-34页 |
(一) 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二)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我国企业捐赠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现行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不强 | 第34页 |
二、享受税收扣除的慈善组织过少,企业捐赠渠道偏窄 | 第34-35页 |
三、企业捐赠的慈善理念和行为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 第35页 |
四、企业捐赠缺乏计划性与组织性 | 第35-37页 |
第六章 促进我国企业捐赠的对策建议 | 第37-42页 |
一、引导社会舆论,培育慈善文化 | 第37-38页 |
(一) 大力宣扬慈善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 | 第37页 |
(二) 加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理论研究与宣传 | 第37-38页 |
二、完善企业捐赠机制 | 第38-39页 |
(一) 强化"企业公民观"意识的思想教育 | 第38页 |
(二) 企业捐赠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 | 第38页 |
(三) 捐赠决策自主化、科学化 | 第38-39页 |
(四)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 第39页 |
三、大力规范、促进慈善组织的发展 | 第39-40页 |
(一) 放宽慈善组织的准入制度 | 第39-40页 |
(二) 加强自律与外部监管,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 第40页 |
(三) 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 | 第40页 |
四、强化企业捐赠的税收激励机制 | 第40-42页 |
(一) 扩大享受慈善捐赠的税前扣除的慈善组织范围 | 第40-41页 |
(二) 简化税收抵扣手续 | 第41页 |
(三) 加大税收抵扣的激励力度 | 第41-4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