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1-13页 |
缩略词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小反刍兽疫病原及其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 第15-23页 |
·概述 | 第15页 |
·病原 | 第15-16页 |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流行现状和地理分布 | 第16-17页 |
·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 | 第17页 |
·发病机理 | 第17页 |
·病理变化 | 第17-18页 |
·诊断 | 第18-22页 |
·血清学诊断 | 第19-20页 |
·抗原检测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建立 | 第23-48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4-27页 |
·细胞、毒株、抗体、实验动物和血清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ELISA所用其他试剂配制 | 第24-25页 |
·蛋白纯化溶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7页 |
·PPRV的繁殖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6页 |
·小反刍兽疫病毒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第27-29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第29-31页 |
·小反刍兽疫病毒双抗夹心ELISA(DAS-ELISA)方法程序 | 第31-36页 |
·结果 | 第36-46页 |
·山羊抗PPRV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的测定和亲和纯化 | 第36页 |
·单抗腹水的纯化 | 第36-37页 |
·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纯化腹水效价的测定 | 第37页 |
·双抗夹心ELISA(DAS-ELISA)方法优化 | 第37-43页 |
·双抗夹心ELISA(DAS-ELISA)方法的确证 | 第43-45页 |
·最终确定双抗夹心ELISA的反应程序 | 第45-46页 |
·试制试剂盒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小反刍兽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 第48-70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抗原、抗体 | 第49页 |
·试剂及用途 | 第49页 |
·耗材 | 第49页 |
·仪器及用途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7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50-52页 |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和鉴定 | 第52-54页 |
·胶体金垫与样品垫的预处理 | 第54-55页 |
·点样 | 第55-57页 |
·结果 | 第57-64页 |
·胶体金的制备与鉴定 | 第57-58页 |
·胶体金溶液pH调节 | 第58-59页 |
·最适蛋白量的确定 | 第59-60页 |
·胶体金标记优化结果 | 第60页 |
·金标抗体重悬液的优化结果 | 第60页 |
·胶体金垫与样品垫的预处理 | 第60-61页 |
·点样 | 第61页 |
·试纸条的组装、剪切、包装 | 第61-62页 |
·检测 | 第62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62-63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63页 |
·临床样品的检测分析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9页 |
·试验前准备 | 第64-65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65-66页 |
·胶体金质量的鉴定 | 第66页 |
·胶体金粒径大小的选择 | 第66-67页 |
·胶体金pH值的调节方法 | 第67页 |
·胶体金标记最佳pH值的确定 | 第67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67-68页 |
·金标抗体的制备 | 第68页 |
·金标抗体的纯化 | 第68-69页 |
·金标抗体的质量鉴定 | 第69页 |
·金标垫和样品垫的处理 | 第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