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外部企业进入策略及演化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国外进入决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进入决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2-25页 |
·论文的重点 | 第22-23页 |
·论文的难点 | 第2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25-3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进入壁垒的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博弈进入决策相关理论 | 第28-3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1-35页 |
·供应链 | 第31-32页 |
·进入壁垒 | 第32-33页 |
·牛鞭效应 | 第33-34页 |
·马太效应 | 第34-35页 |
3. 供应链外部企业进入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供应链的四级构成 | 第35-37页 |
·供应商的定义及选择标准 | 第35页 |
·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定义及特征 | 第35-36页 |
·制造商的定义及运作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进入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供应链内部高效的运作模式特征 | 第37-39页 |
·外部企业进入供应链内部的优点 | 第39-40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受进入抵制的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规模经济性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产品差别化影响因素 | 第41页 |
·绝对成本优势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4 外部企业进入供应链内部的策略分析 | 第43-53页 |
·一次博弈模型描述与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一次博弈下的库诺特均衡分析 | 第44-46页 |
·一次博弈模型的最优解 | 第44-45页 |
·外部企业受抵制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契约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46-49页 |
·契约利润函数与最优解 | 第46-47页 |
·外部企业受抵制程度缓解的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契约系数λ的确定 | 第49-50页 |
·供应链内部制造商契约风险的分析 | 第49页 |
·外部企业与内部制造商最优利润的比较 | 第49-50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施行契约进入策略的建议 | 第50-53页 |
5 供应链外部企业和内部制造商长期合作稳定性分析 | 第53-65页 |
·演化博弈理论概述 | 第53-54页 |
·演化博弈理论的定义 | 第53页 |
·演化博弈理论分析问题的优点 | 第53-54页 |
·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步骤 | 第54页 |
·考虑惩罚机制和额外收益的演化博弈模型 | 第54-57页 |
·外部企业与内部制造商的演化博弈描述 | 第54-56页 |
·演化稳定点的求解 | 第56-57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和内部制造商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57-65页 |
·供应链内部制造商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57-59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第59-62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和内部制造商演化稳定策略的总结 | 第62-65页 |
6 模型算例分析 | 第65-73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和内部制造商的一次博弈模型分析 | 第65-68页 |
·模型参数赋值 | 第65页 |
·供应链外部制造商受抵制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外部制造商受抵制程度缓解的原因分析 | 第66-68页 |
·契约系数λ的确定 | 第68页 |
·供应链外部企业和内部制造商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68-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