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国外实践经验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个人信用体系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一、 个人信用问题 | 第16-19页 |
二、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三、 个人信用体系 | 第21-23页 |
(一) 个人信用体系的含义 | 第21页 |
(二) 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国外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经验 | 第23-43页 |
一、 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23-27页 |
(一) 完全市场化运作 | 第23-26页 |
(二) 经验总结 | 第26-27页 |
二、 德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27-31页 |
(一) 政府主导 | 第27-31页 |
(二) 经验总结 | 第31页 |
三、 日本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31-34页 |
(一) 行业协会主导 | 第31-34页 |
(二) 经验总结 | 第34页 |
四、 韩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34-37页 |
(一) 两级行业架构 | 第34-36页 |
(二) 经验总结 | 第36-37页 |
五、 新加坡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37-39页 |
(一) “会员制”市场化运作 | 第37-39页 |
(二) 经验总结 | 第39页 |
六、 其他发展中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 第39-41页 |
七、 国际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 第43-59页 |
一、 个人信用征信机构 | 第43-45页 |
(一)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 第43-44页 |
(二) 地域性征信机构 | 第44-45页 |
(三) 民营征信机构 | 第45页 |
二、 个人信用评估机制 | 第45-52页 |
(一) 商业银行内部评分 | 第45-47页 |
(二) 信用局评分 | 第47-49页 |
(三) 个人信用评分方法选择 | 第49-52页 |
三、 个人信用服务机构 | 第52页 |
四、 个人信用相关法律 | 第52-53页 |
五、 监管机制 | 第53-54页 |
六、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4-59页 |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可行性建议 | 第59-65页 |
一、 扩大信用信息共享 | 第59-60页 |
二、 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 | 第60-61页 |
三、 借鉴经验提高信用评分技术 | 第61页 |
四、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 | 第61-62页 |
五、 健全信用保证机制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美国 FICO 个人信用评分表 | 第68-69页 |
附录2 德国 SCHUFA 个人信用报告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