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导论 | 第10-20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学术意义和应用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 ·有关正义观的研究 | 第11-14页 |
| ·有关正义观教育的研究 | 第14-18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19页 |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9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 2.正义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 第20-24页 |
| ·大学生正义观与正义观教育的概念 | 第20-21页 |
| ·正义观教育基本内容概述 | 第21-24页 |
| ·政治上的民主与法治 | 第21-22页 |
| ·经济上的公平与效率 | 第22页 |
| ·文化上的先进与多元 | 第22-23页 |
| ·社会上的稳定与发展 | 第23页 |
| ·生态的利用与保护 | 第23-24页 |
| 3.正义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4-26页 |
| ·正义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支撑着整个道德体系 | 第24页 |
| ·正义观教育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服务功能 | 第24-25页 |
| ·正义观教育的效果如何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性的重要标准 | 第25-26页 |
| 4.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效果欠佳及原因分析 | 第26-36页 |
|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 ·功利主义强 | 第26-28页 |
| ·对高尚美德追求的缺失 | 第28页 |
| ·理解上的误区 | 第28-29页 |
|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29-34页 |
| ·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影响 | 第30-32页 |
| ·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陷 | 第32-34页 |
|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问题的主观原因 | 第34-36页 |
| ·没有正确筛选过滤各种思潮 | 第34-35页 |
| ·对自身高尚素养要求不高 | 第35-36页 |
| 5.增强大学生正义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第36-47页 |
| ·营造良好的社会正义环境氛围 | 第36-41页 |
| ·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 第36-39页 |
| ·加强公权力的廉政建设 | 第39-40页 |
|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 第40-41页 |
| ·提高教育对正义观形成的正面影响力 | 第41-47页 |
| ·高度重视大学生正义观教育 | 第41-42页 |
| ·鼓励学术上对正义观的研究 | 第42-43页 |
| ·完善正义观教育机制 | 第43-47页 |
| 6.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A | 第51-52页 |
| 附录 B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