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方法在提高山岭隧道超前预报精度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概述 | 第11页 |
·超前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常见超前预报技术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和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物探超前预报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6-29页 |
·物探超前预报技术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电磁波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弹性波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物探超前预报技术方法介绍 | 第19-28页 |
·地质雷达法 | 第19-23页 |
·弹性波法 | 第23-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物探方法实际应用 | 第29-48页 |
·电磁波法在圣人山隧道实际应用 | 第29-38页 |
·工程概况 | 第29页 |
·参数标定 | 第29-31页 |
·圣人山隧道左线初始探测过程 | 第31-33页 |
·圣人山隧道左线改进后探测 | 第33-36页 |
·地质雷达技术探测过程分析 | 第36页 |
·圣人山隧道特殊地质图像解译总结 | 第36-38页 |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页 |
·弹性波法在龙坑隧道实际应用 | 第38-47页 |
·工程概况 | 第39页 |
·震源和检波器钻孔确定 | 第39-40页 |
·炸药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龙坑隧道初始预报过程 | 第41-43页 |
·开挖验证 | 第43-44页 |
·数据再处理分析 | 第44-46页 |
·TSP 技术探测过程分析 | 第46页 |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物探方法预报效果分析及应用 | 第48-57页 |
·两种物探超前预报技术差异区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完整岩体物探技术图像对比 | 第48页 |
·节理破碎带物探技术图像对比 | 第48-49页 |
·富水段物探技术图像对比 | 第49页 |
·物探方法综合应用 | 第49-56页 |
·工程概况 | 第50页 |
·物探方法交叉应用 | 第50-54页 |
·两种物探方法交叉分析 | 第54-55页 |
·开挖验证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提高物探技术预报精度总结 | 第57-65页 |
·影响预报精度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采集过程误差分析 | 第57-58页 |
·数据后处理过程误差分析 | 第58-59页 |
·解译过程误差 | 第59-60页 |
·提高预报精度总结 | 第60-64页 |
·采集过程注意事项 | 第60-62页 |
·数据后处理过程注意事项 | 第62-63页 |
·解译过程注意事项 | 第63-64页 |
·特殊地质带物探技术解译总结 | 第64页 |
·完整岩体带 | 第64页 |
·节理破碎带 | 第64页 |
·富水地质带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1 结论 | 第65-66页 |
2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