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参数灵敏度分析及参数优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遗传算法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高速动车组的发展历史 | 第14-18页 |
·国外高速动车组的发展 | 第14-16页 |
·国内高速动车组的发展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19-29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19-25页 |
·车辆模型概述 | 第19-20页 |
·轮轨系统坐标系及其变换 | 第20-22页 |
·车辆系统中的非线性环节 | 第22-25页 |
·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 | 第25-28页 |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定 | 第25-26页 |
·车辆运行稳定性评定 | 第26-27页 |
·通过曲线时的磨耗性能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动车组转向架悬挂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29-41页 |
·灵敏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灵敏度函数的定义 | 第29-31页 |
·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正交试验灵敏度分析原理及参数选择 | 第32-36页 |
·正交试验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常用灵敏度函数及说明 | 第33-34页 |
·正交试验设计及参数选择 | 第34-36页 |
·灵敏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临界速度灵敏度分析 | 第36-37页 |
·安全性灵敏度分析 | 第37-39页 |
·平稳性灵敏度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改进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原理 | 第41-53页 |
·基本遗传算法概述 | 第41-47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41页 |
·遗传算法的一般结构 | 第41-42页 |
·遗传算法基本元素 | 第42-46页 |
·遗传算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46-47页 |
·对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47-53页 |
·小生境技术简介 | 第47-48页 |
·小生境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 第48-49页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49-53页 |
第5章 改进遗传算法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优化 | 第53-64页 |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53-55页 |
·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55页 |
·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55-56页 |
·改进遗传算法的性能验证 | 第56-60页 |
·基本遗传算与改进遗传算法性能对比 | 第57-58页 |
·改进遗传算法与单参数单目标优化方法对比 | 第58-60页 |
·优化前后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稳定性对比 | 第60页 |
·安全性对比 | 第60-62页 |
·平稳性对比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第6章 稳健性设计方法在铁道车辆中的应用 | 第64-70页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 | 第64-65页 |
·稳健性优化设计概念 | 第64页 |
·基于灵敏度的附加目标函数 | 第64-65页 |
·对车辆稳定性的稳健性优化设计 | 第65-68页 |
·优化方法的选择 | 第65-66页 |
·确定设计变量 | 第66页 |
·建立多目标函数 | 第66-67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