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3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5-1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29页 |
·国内关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8-26页 |
·国外关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2章 民生科技的理论分析 | 第31-66页 |
·民生科技的概念界定 | 第31-43页 |
·民生问题的内涵 | 第31-35页 |
·科技创新的内涵 | 第35-37页 |
·民生科技的概念 | 第37-42页 |
·民生科技的特点 | 第42-43页 |
·民生科技的理论基础 | 第43-58页 |
·科技发展理论 | 第43-52页 |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52-58页 |
·民生科技的功能 | 第58-63页 |
·民生科技的微观效应 | 第58-61页 |
·民生科技的宏观效应 | 第61-63页 |
·民生科技的发展趋势 | 第63-66页 |
·民生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 第64页 |
·民生科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密切 | 第64-65页 |
·民生科技创新和扩散的周期不断缩短 | 第65页 |
·民生科技的国际合作增强 | 第65-66页 |
第3章 科技进步是我国民生改善的技术支撑 | 第66-80页 |
·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现状 | 第66-74页 |
·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 第66-67页 |
·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取得的成就 | 第67-70页 |
·我国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 | 第70-73页 |
·民生科技创新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或改善 | 第73-74页 |
·科技进步支撑我国民生改善的实证分析 | 第74-80页 |
·模型构建 | 第75-76页 |
·数据及指标说明 | 第76-77页 |
·数据处理 | 第77页 |
·回归分析 | 第77-79页 |
·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第4章 我国民生科技现状考察 | 第80-97页 |
·我国民生科技的需求分析 | 第80-83页 |
·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的民生科技 | 第80-81页 |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民生科技 | 第81-83页 |
·我国民生科技的供给分析 | 第83-91页 |
·我国科技投入状况 | 第83-87页 |
·我国科技产出状况 | 第87-91页 |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97页 |
·民生科技的主体缺位 | 第91-93页 |
·民生科技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 | 第93-95页 |
·支持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95-96页 |
·用于生活需要的科技成果较少 | 第96-97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第97-111页 |
·美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经验 | 第97-102页 |
·加大民生科技的投入力度 | 第97-98页 |
·确定政府支持的重点领域 | 第98-101页 |
·注重人才培养与储备 | 第101页 |
·鼓励私人部门投资 | 第101-102页 |
·德国民生科技发展经验 | 第102-104页 |
·民生科技是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 | 第102-103页 |
·重视教育与研究 | 第103-104页 |
·搭建公众与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沟通桥梁 | 第104页 |
·日本民生科技发展的经验 | 第104-106页 |
·科技发展战略直指民生 | 第104-106页 |
·多角度吸引国际科技人才 | 第106页 |
·韩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经验 | 第106-108页 |
·发展民生科技是国家科技政策的战略核心 | 第106-108页 |
·加强民生科技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108页 |
·典型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108-111页 |
·政府积极规划引导民生科技的发展 | 第108-109页 |
·加强军民交流与合作,共享技术资源 | 第109页 |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民生科技发展 | 第109-110页 |
·开拓民生科技传播渠道推动民生科技发展 | 第110页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民生科技发展 | 第110-111页 |
第6章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 第111-140页 |
·能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 第111-119页 |
·世界能源科技的现状与趋势 | 第111-115页 |
·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115-118页 |
·能源科技发展对我国民生质量提高和改善的作用 | 第118-119页 |
·环境科技创新与发展 | 第119-127页 |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第120-123页 |
·科技创新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 第123-126页 |
·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 | 第126-127页 |
·人口健康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 第127-135页 |
·世界人口健康科技的发展现状 | 第128-129页 |
·我国人口健康研究的优先领域 | 第129-133页 |
·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人口健康领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133-135页 |
·公共安全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 第135-140页 |
·生产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 第135-137页 |
·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 第137-140页 |
第7章 我国发展民生科技的对策 | 第140-151页 |
·国家应制定民生科技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 第140-141页 |
·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应向民生领域倾斜 | 第140-141页 |
·确定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 第141页 |
·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民生科技发展 | 第141-144页 |
·制定财政政策支持民生科技发展 | 第141-143页 |
·制定货币政策支持民生科技发展 | 第143页 |
·搭建民生科技的服务平台 | 第143-144页 |
·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民生科技创新 | 第144-148页 |
·确立企业在民生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第144-145页 |
·保障企业民生科技创新的利益 | 第145-146页 |
·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合 | 第146-147页 |
·提高科研机构研发效率 | 第147-148页 |
·建立健全民生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 | 第148-149页 |
·设定适合民生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 | 第148页 |
·改革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 | 第148-149页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民生科技发展 | 第149页 |
·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