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绪论 | 第15-3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5-1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9-32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32-3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36-37页 |
第1章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环境剖析 | 第37-72页 |
·东北亚地区在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 第37-48页 |
·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 | 第37-41页 |
·东北亚地区: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的重点、难点 | 第41-44页 |
·经典地理政治学说指导下的东北亚环境结构 | 第44-48页 |
·大陆边缘地带:美国东北亚霸权建构的依托平台 | 第48-55页 |
·日本政治大国化对美国区域优势的支持 | 第49-52页 |
·韩国全方位外交对美国东北亚安全战略的配合 | 第52-55页 |
·陆海交汇地带:美国东北亚霸权建构的背景 | 第55-63页 |
·朝韩对峙:美国影响地区安全走向的枢纽 | 第55-58页 |
·中日战略竞争关系:美国扮演离岸平衡手的前提 | 第58-61页 |
·台湾问题: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 | 第61-63页 |
·大陆纵深地带:美国东北亚霸权建构的挑战来源 | 第63-71页 |
·中国崛起对美国东北亚霸权的冲击 | 第64-68页 |
·俄罗斯复兴对美国东北亚霸权的牵制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2章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目标与实力分析 | 第72-101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目标 | 第72-87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军事目标 | 第74-79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经济目标 | 第79-83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政治目标 | 第83-87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实力 | 第87-100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军事资源 | 第88-92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经济资源 | 第92-95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政治资源 | 第95-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3章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内容解析 | 第101-137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军事内容 | 第101-111页 |
·调整美军区域兵力部署 | 第102-106页 |
·更新军事装备与作战理念 | 第106-111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经济内容 | 第111-124页 |
·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 | 第111-116页 |
·缔结“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 第116-120页 |
·调整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结构 | 第120-124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政治内容 | 第124-136页 |
·介入东北亚岛屿争端 | 第125-131页 |
·强化意识形态渗透 | 第131-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4章 奥巴马政府对东北亚各国战略的多维透视 | 第137-172页 |
·奥巴马政府对日本与韩国战略透视 | 第137-153页 |
·对日约束战略 | 第137-146页 |
·对韩诱导战略 | 第146-153页 |
·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与朝鲜战略透视 | 第153-166页 |
·对华规制战略 | 第153-161页 |
·对朝遏制战略 | 第161-166页 |
·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与蒙古战略透视 | 第166-171页 |
·对俄怀柔战略 | 第167-170页 |
·对蒙迎合战略 | 第170-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第5章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效能评估及中国的应对 | 第172-198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效能评估 | 第172-186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效果评估 | 第172-180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的能耗、影响评估 | 第180-186页 |
·奥巴马政府东北亚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及其对策 | 第186-196页 |
·中国崛起的多重瓶颈 | 第186-189页 |
·中国战略思维的突破 | 第189-191页 |
·中国的战略应对 | 第191-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196-198页 |
结论 | 第198-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成果 | 第213-214页 |
致谢 | 第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