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乳酸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11页 |
| ·乳酸的用途 | 第11-12页 |
| ·乳酸的生产方法 | 第12-13页 |
| ·发酵法 | 第12页 |
| ·化学法 | 第12-13页 |
| ·酶法 | 第13页 |
| ·发酵法生产 L-乳酸的热点与难点 | 第13-19页 |
| ·L-乳酸生产菌株及其育种 | 第13-16页 |
| ·廉价资源作为 L-乳酸发酵底物 | 第16-17页 |
| ·L-乳酸的发酵工艺 | 第17页 |
| ·L-乳酸的分离纯化 | 第17-19页 |
|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19-22页 |
| ·意义及目的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L-乳酸大肠杆菌工程菌 HBUT-L 的构建 | 第22-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 ·菌株及质粒 | 第22-23页 |
| ·试剂 | 第23页 |
| ·PCR 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 ·培养基 | 第24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4-25页 |
| ·菌株构建 | 第25页 |
| ·无氧管培养 | 第25页 |
| ·发酵的代谢产物分析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26-27页 |
| ·无氧管培养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大肠杆菌工程菌 HBUT-L 发酵条件研究 | 第30-39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培养基 | 第30页 |
| ·试剂 | 第30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 ·方法 | 第30-32页 |
| ·L-乳酸和葡萄糖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 ·种子的制备 | 第31页 |
| ·乳酸发酵 | 第31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1-32页 |
| ·正交实验 | 第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HBUT-L 在无机盐与玉米浆培养基的发酵 | 第39-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 ·材料 | 第39-40页 |
| ·方法 | 第40-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 ·HBUT-L 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蔗糖发酵 | 第41-46页 |
| ·HBUT-L 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发酵 | 第46-47页 |
| ·HBUT-利用玉米浆发酵培养基发酵产 L-乳酸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L-乳酸的分离纯化 | 第52-58页 |
| ·材料 | 第52-53页 |
| ·发酵液 | 第52页 |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2-53页 |
| ·方法 | 第53-55页 |
| ·L-乳酸和葡萄糖含量测定 | 第53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 ·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 ·乳酸分离工艺 | 第54-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 ·L-乳酸分离提取工艺 | 第55-56页 |
| ·L-乳酸的总收率及纯度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