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矿产法论文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1 导言第11-15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文献回顾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第15-18页
   ·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3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耗竭性理论第18-19页
   ·矿产资源价值论第19-21页
     ·劳动价值论第19-20页
     ·矿山地租理论第20-21页
   ·外部性理论第21-23页
4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分析第23-26页
   ·资源税第23页
   ·矿产资源补偿费第23-24页
   ·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第24-25页
   ·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第25-26页
5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现行矿产资源税费的生态补偿性质认定不明确第26-27页
   ·以税费为主的资金来源结构过于单一第27页
   ·对于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没有明确的认定第27-28页
     ·补偿主体不明确第27-28页
     ·补偿标准不确定第28页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对象不明确第28页
   ·预防性和补救性法律制度的缺失第28-30页
6 国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分析第30-35页
   ·国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介绍第30-32页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第30-31页
     ·美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第31-32页
     ·德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第32页
   ·国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2-35页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上有明确规定第32-33页
     ·补偿责任主体和补偿标准被明晰界定第33页
     ·补偿方式多样化,补偿标准较灵活第33-35页
7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第35-44页
   ·科学设定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第35-37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5页
     ·公平原则第35-36页
     ·效益性原则第36-37页
   ·明确矿产资源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第37-38页
     ·明确矿产资源补偿的主体第37页
     ·明确矿产资源补偿的客体第37-38页
   ·明确矿产资源补偿的标准第38-39页
     ·最小补偿费用标准第38-39页
     ·最大补偿费用标准第39页
   ·重构现行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税费制度第39-40页
     ·设立权利金制度第39-40页
     ·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制度,保障矿业权的合法流转第40页
   ·拓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渠道第40-41页
   ·完善和建立预防性及补救性法律制度第41-44页
     ·完善矿山复垦计划制度第41-42页
     ·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第42页
     ·建立针对矿业城市的区域补偿制度第42页
     ·建立矿山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制度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对A股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矿产资源的产权残缺与租值耗散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