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政府投资决策权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引论第13-34页
 一、选题背景第13-15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5-22页
  (一) 投资第16-17页
  (二) 政府投资第17-19页
  (三) 政府投资项目第19-21页
  (四) 政府投资决策第21-22页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视角和主要框架第22-24页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2页
  (二) 研究视角第22-23页
  (三) 主要框架第23-24页
 四、已有研究综述第24-31页
  (一) 行政决策研究综述第25-27页
  (二) 政府投资研究综述第27-29页
  (三) 政府投资决策研究综述第29-31页
 五、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31-34页
  (一) 研究意义第31-32页
  (二) 研究方法第32-34页
第一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基础理论与制度沿革第34-51页
 一、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界定第34-37页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理论基础第37-43页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37-40页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第40-41页
  (三)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法学理论基础第41-43页
 三、政府投资决策权的制度沿革第43-51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第43-44页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第44-49页
  (三) 当前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的总体评价第49-51页
第二章 政府投资的范围界定第51-65页
 一、政府投资与公共产品供给第51-53页
  (一)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第51-52页
  (二) 政府投资是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形式第52-53页
 二、公共产品理论对政府投资范围的一般界定第53-55页
  (一)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第54页
  (二) 具有显著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准公共产品第54页
  (三)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自然垄断产品第54-55页
 三、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现状评析第55-59页
 四、国外政府投资范围之审视第59-61页
  (一) 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范围第59-60页
  (二) 上述国家政府投资范围的特点第60-61页
 五、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界定第61-65页
  (一) 我国政府投资范围的影响因素第61-63页
  (二) 我国政府投资的总体范围和重点领域第63-65页
第三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配置模式第65-95页
 一、政府投资决策机构第65-69页
  (一)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系统构成第65-66页
  (二) 行政决策权视角下的现代行政决策机构第66-67页
  (三) 政府投资决策机构的界定第67-69页
 二、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横向配置第69-85页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构成要素第69-70页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现状描述第70-76页
  (三)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总体评价第76-80页
  (四) 政府投资决策权横向配置的制度建议第80-85页
 三、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纵向配置第85-95页
  (一) 政府投资决策权纵向配置的现状述评第85-90页
  (二) 政府投资决策权纵向配置的制度建议第90-95页
第四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运行机制第95-122页
 一、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的现实考察第95-99页
  (一) 投资规划(宏观决策)第96-97页
  (二) 确定项目、安排资金(微观决策)第97-99页
 二、决策理论视角下的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第99-101页
  (一) 决策问题的构建第99-100页
  (二) 决策方案的规划第100-101页
  (三) 决策方案的确定第101页
 三、当前政府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第101-108页
  (一) 政府投资规划的局限性第102-103页
  (二) 决策公开透明度差第103-105页
  (三) 公众参与机制缺失第105-106页
  (四) 项目咨询论证形式化第106-107页
  (五) 领导意志对决策的影响严重第107-108页
 四、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第108-112页
  (一) 基于决策科学视角的观察第109-110页
  (二) 基于行政法学视角的观察第110-111页
  (三) 总体性要求第111-112页
 五、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运行机制的制度建议第112-122页
  (一) 政府投资规划制度第112-114页
  (二) 政府投资决策公开制度第114-116页
  (三) 政府投资决策参与制度第116-118页
  (四) 政府投资决策咨询论证制度第118-120页
  (五) 政府投资决策集体决定制度第120-122页
第五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监督制度第122-147页
 一、政府投资决策监督现状透视第123-132页
  (一) 行政监督第123-127页
  (二) 人大监督第127-129页
  (三) 社会监督第129-130页
  (四) 总体评价第130-132页
 二、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构建第132-138页
  (一) 部分国家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评介第132-134页
  (二) 我国政府投资决策监督机制构建第134-138页
 四、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第138-147页
  (一) 内涵第139页
  (二) 归责原则第139-144页
  (三) 责任承担第144-147页
第六章 政府投资决策权的立法建议第147-165页
 一、立法现状评估第147-151页
 二、立法路径选择第151-153页
  (一) 制定政府投资决策基本法第151-152页
  (二) 各地方、各领域政府投资决策单行法的配套第152-153页
  (三) 立法中充分发挥政策文件的作用第153页
 三、立法目的、立法架构与主要内容第153-160页
  (一) 立法目的第154页
  (二) 立法架构第154-155页
  (三) 主要内容第155-160页
 四、立法实施的影响因素第160-165页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第160-161页
  (二) 行政体制的相应调整第161-162页
  (三) 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第162-163页
  (四) 公民社会的培育第163-165页
结论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转型与公法视野中的自治--以美国为范本
下一篇:论行政许可的依赖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