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 第16-21页 |
·心理健康的内涵 | 第16-17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7-19页 |
·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第3章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第21-34页 |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第21-27页 |
·调查对象及实施过程 | 第21-22页 |
·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自拟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3-27页 |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 | 第27-34页 |
·独立学院学生积极的心理表现 | 第27-28页 |
·独立学院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 | 第28-34页 |
第4章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中国式”教育理念的影响 | 第34-35页 |
·独立学院教育模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家庭教育环境及教育方式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 | 第37页 |
·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认知态度的偏差 | 第38页 |
·自我意识的偏差 | 第38-39页 |
·情绪管理的偏差 | 第39页 |
·人格发展的偏差 | 第39-41页 |
第5章 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 第41-49页 |
·引导社会公众对独立学院的正确认识 | 第41-42页 |
·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 | 第41页 |
·发挥独立学院的自身能动性 | 第41-42页 |
·健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 第42页 |
·健全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 | 第42页 |
·构建严密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 第42页 |
·拓宽就业渠道,改革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 第42-44页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第43页 |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 第43-44页 |
·发挥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 第44-45页 |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第44页 |
·建立恰当的亲子关系 | 第44页 |
·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 第44-45页 |
·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第45-49页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第45-46页 |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46-47页 |
·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第47-48页 |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