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的初至拾取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论文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第8-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8-9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9-10页
第二章 地震波初至拾取基本理论第10-18页
   ·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第10-11页
   ·初至波的定义及特点第11页
   ·初至自动拾取方法第11-13页
     ·能量比法第11-12页
     ·相关法第12页
     ·神经网络法第12-13页
   ·运用小波变换的原因第13-14页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第14-18页
     ·多分辨率分析第14-16页
     ·小波分解与重构第16页
     ·双正交小波第16-18页
第三章 初至拾取预处理第18-40页
   ·确定初至拾取方法第18页
   ·高密度地震实验数据特征及实验目标选择第18-19页
   ·确定小波基第19-20页
   ·确定小波分解次数第20-21页
   ·确定小波变换延拓算法第21-23页
   ·搭建系统基础平台第23-32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23-26页
     ·系统数据设计第26-28页
     ·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显示第28-32页
   ·地震数据的小波分解第32-37页
     ·小波分解图解第32-33页
     ·小波分解实现第33-37页
   ·分析小波变换后子带能量分布第37-40页
     ·一次变换能量分析第37-39页
     ·N次变换能量分析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初至拾取算法第40-49页
   ·能量比初至拾取算法缺点第40-41页
   ·改进的能量比初至拾取算法第41页
   ·中值滤波算法第41-42页
   ·初至拾取算法实现第42-4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4-49页
     ·基于小波的初至拾取第44-48页
     ·提取初至运算时间第48-49页
第五章 初至曲线奇异性分析第49-54页
第六章 结论第54-55页
   ·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规模水的动画和实时渲染技术
下一篇:增强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