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农村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选题依据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五、创新点第17-19页
第一章 农村消费者的界定第19-29页
 第一节 消费者的概念及范围第19-22页
  一、消费者的概念第19-20页
  二、消费者的范围第20-22页
 第二节 农村消费者的概念和特征第22-29页
  一、农村消费者的概念第22-23页
  二、农村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形成第23-25页
  三、农村消费者的本质和特征第25-29页
第二章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以仪征市刘集镇为例第29-35页
 第一节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调查第29-31页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29-30页
  二、调研结果分析第30-31页
 第二节 对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一、农村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第32-33页
  二、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观第33页
  三、农村消费者组织缺位第33-34页
  四、国家保护环节薄弱第34-35页
第三章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第35-41页
 第一节 人权视角下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然性第35-37页
  一、人权的核心价值构成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理论根源第35-36页
  二、人权的基本特征使得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成为必然第36-37页
 第二节 法学视角下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第37-41页
  一、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是法的利益价值之体现第37-38页
  二、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是法的正义价值之体现第38页
  三、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是法的秩序价值之体现第38-41页
第四章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完善第41-69页
 第一节 农村消费者主体地位的重塑第41-47页
  一、经济法弱者关怀理论的缺陷第42页
  二、对经济法弱者关怀理论的修正——经济法发展主义的引入第42-43页
  三、树立农村消费者主体地位第43-47页
 第二节 经营者义务的实现第47-51页
  一、经营者的义务第47-48页
  二、经营者义务的实现途径第48-51页
 第三节 消费者组织的民间化第51-55页
  一、国际消费者组织的发展和现状第51-53页
  二、我国消费者组织的发展及现状第53页
  三、消费者组织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缺位的原因分析第53-54页
  四、消费者组织的民间化第54-55页
 第四节 农村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完善第55-69页
  一、立法上的完善第56-60页
  二、执法上的完善第60-62页
  三、司法上的完善第62-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法律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政府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