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自由: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钥匙 | 第27-48页 |
·马克思理论的当代命运 | 第27-35页 |
·形形色色的历史终结论 | 第27-29页 |
·马克思理论与我们同在 | 第29-35页 |
·重新理解马克思 | 第35-41页 |
·重新理解马克思之必须 | 第35-37页 |
·重新理解马克思之路径 | 第37-41页 |
·以自由理解马克思 | 第41-48页 |
·自由是马克思学说的理论主题 | 第42-44页 |
·自由思想贯穿马克思理论的始终 | 第44-46页 |
·马克思理论是关于人类自由及其实现的学说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进程 | 第48-80页 |
·自由的熏陶:马克思自由观的孕育 | 第48-51页 |
·自由的宣言:马克思自由观的萌芽 | 第51-54页 |
·原子偏斜与自由本性 | 第52-53页 |
·自由精神与世俗现实 | 第53-54页 |
·现实的斗争:马克思理性自由观的彰显 | 第54-58页 |
·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 | 第55页 |
·人类自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 第55-56页 |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第56-58页 |
·理性的除魅:马克思自由观的嬗变 | 第58-66页 |
·从天国的自由到尘世的自由 | 第58-60页 |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 第60-62页 |
·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盟 | 第62-66页 |
·扬弃与超越: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的创立 | 第66-80页 |
·科学自由观的发轫 | 第66-72页 |
·科学自由观的形成 | 第72-77页 |
·科学自由观的发展 | 第77-80页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思想内涵 | 第80-130页 |
·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 第80-86页 |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存在 | 第80-82页 |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存在 | 第82-84页 |
·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存在 | 第84-86页 |
·自由的根据:人的本质 | 第86-97页 |
·人的本质的思考历程 | 第87-90页 |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回答 | 第90-97页 |
·自由的含义:自由与必然 | 第97-110页 |
·马克思以前哲学中的自由和必然 | 第97-105页 |
·马克思对自由和必然关系的回答 | 第105-110页 |
·自由的生成:自由与实践 | 第110-116页 |
·实践是自由的源泉 | 第110-112页 |
·实践是自由的本质确证 | 第112-113页 |
·自由是实践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 | 第113-116页 |
·自由的属性:多重规定 | 第116-125页 |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 第116-118页 |
·消极性与积极性的统一 | 第118-122页 |
·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统一 | 第122-125页 |
·自由的内容:三个维度 | 第125-130页 |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 第125-126页 |
·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 第126-128页 |
·人与自身关系中的自由 | 第128-130页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 第130-158页 |
·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主义 | 第130-147页 |
·自由主义的历史流变 | 第130-135页 |
·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 | 第135-136页 |
·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136-144页 |
·新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第144-147页 |
·马克思自由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147-158页 |
·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148-150页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经济条件 | 第150-152页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 第152-154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社会环境 | 第154-155页 |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 第155-158页 |
结束语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0页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