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概念及意义 | 第14-18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第15-18页 |
二、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欠佳的表现 | 第18-27页 |
(一) 部分学生政治信仰不坚定 | 第18-21页 |
(二) 部分学生存在思想问题 | 第21-24页 |
(三) 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应对现实问题 | 第24-27页 |
三、 影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 | 第27-34页 |
(一)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 | 第27-28页 |
(二)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 第28-29页 |
(三)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 第29-31页 |
1. 教材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2. 考核方式的影响 | 第30页 |
3. 教师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4. 教育方法的影响 | 第31页 |
(四) 推进手段太过单一 | 第31-32页 |
(五) 相关制度过于死板 | 第32-34页 |
四、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与措施 | 第34-48页 |
(一)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1. 理论贴近实际的原则 | 第34页 |
2. 紧贴时代及重视实效的原则 | 第34-35页 |
3. 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原则 | 第35页 |
(二)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 第35-48页 |
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 第35-38页 |
2.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 第38-40页 |
3. 推进手段应多样化 | 第40-46页 |
4. 改进学校相关制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参考书目 | 第52-54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4-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