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和产业成长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8页 |
1. 导论 | 第18-31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8-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24-25页 |
·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 第25-29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第30-3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1-64页 |
·企业理论综述 | 第31-39页 |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第31-33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第33-34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第34-35页 |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 第35-36页 |
·企业内生成长论 | 第36-39页 |
·同质性和新古典经济企业理论 | 第39-46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第39-41页 |
·企业同质性假设 | 第41-43页 |
·新古典主义的分析传统 | 第43-46页 |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 第46-51页 |
·不确定性和利润 | 第46-47页 |
·企业理论的分化 | 第47-49页 |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 第49-51页 |
·异质性与产业成长的关系 | 第51-63页 |
·异质性的内涵 | 第51-54页 |
·异质性和产业成长 | 第54-58页 |
·国内对产业成长问题研究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3. 异质性和产业成长分析 | 第64-75页 |
·行业样本数据描述 | 第64-66页 |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第64-65页 |
·数据描述 | 第65-66页 |
·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 第66-74页 |
·行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分析 | 第67-68页 |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行业 | 第68-69页 |
·资源与环境技术行业 | 第69页 |
·高技术服务行业 | 第69页 |
·新材料技术行业 | 第69页 |
·行业异质性分析 | 第69-70页 |
·异质性的测量方法 | 第70-72页 |
·异质性和产业绩效的关系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产业异质性的理论分析 | 第75-90页 |
·生产函数 | 第75-81页 |
·生产函数的设定 | 第75-77页 |
·投入要素 | 第77-79页 |
·投入要素的特定组合 | 第79-81页 |
·产业异质性的理论分析 | 第81-87页 |
·关于异质性的两个问题 | 第81-82页 |
·异质性的来源 | 第82-85页 |
·异质性的保持 | 第85-87页 |
·小结 | 第87-90页 |
5. 电子信息产业异质性分析 | 第90-103页 |
·电子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的实证分析 | 第90-94页 |
·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因素 | 第90-91页 |
·计量模型 | 第91-93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异质性分析 | 第94-98页 |
·异质性的来源分析 | 第95-96页 |
·异质性的持续性分析 | 第96-98页 |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建议 | 第98-102页 |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98-100页 |
·政策建议 | 第100-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6. 新能源产业异质性分析 | 第103-114页 |
·新能源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 第103-106页 |
·新能源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103-105页 |
·计量回归分析 | 第105-106页 |
·新能源产业的人力资本异质性分析 | 第106-110页 |
·异质性的来源分析 | 第106-108页 |
·异质性的持续性分析 | 第108-110页 |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建议 | 第110-113页 |
·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110-111页 |
·政策建议 | 第111-113页 |
·小结 | 第113-114页 |
7. 生物医药产业异质性分析 | 第114-126页 |
·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 第114-117页 |
·生物医药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114-116页 |
·计量回归结果 | 第116-117页 |
·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异质性分析 | 第117-121页 |
·异质性的来源分析 | 第118-120页 |
·异质性的持续性分析 | 第120-121页 |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建议 | 第121-125页 |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121-123页 |
·政策建议 | 第123-125页 |
·小结 | 第125-126页 |
8. 结语 | 第126-132页 |
·重要结论 | 第126-130页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5页 |
后记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