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美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9-11页
  二、研究的问题第11页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1-21页
  一、信息、伦理与道德第11-15页
  二、信息与信息伦理第15-18页
  三、信息伦理教育第18-21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21-24页
  一、关于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的研究第21-22页
  二、关于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的研究第22-23页
  三、关于信息伦理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第23-24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4-27页
  一、研究思路第24页
  二、研究方法第24-27页
 第五节 研究意义第27-28页
  一、理论意义第27页
  二、实践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中美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的比较第28-40页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目标第28-31页
  一、政策文件中的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第28-30页
  二、相关课程教材中的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第30-31页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目标第31-34页
  一、教育部门规定的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第31-33页
  二、有关协会、学者提出的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第33-34页
 第三节 中美两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的比较第34-40页
  一、基于“SMART”原则的比较第34-36页
  二、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比较第36-40页
第三章 中美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的比较第40-59页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第40-47页
  一、政策文件中的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第40-43页
  二、我国信息伦理教育的具体内容第43-47页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第47-51页
  一、教育部门建议的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第47-49页
  二、有关协会、学者提出的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第49-51页
 第三节 中美两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内容的比较第51-59页
  一、内容侧重点的比较第51-54页
  二、内容差异的成因比较第54-59页
第四章 中美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第59-78页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第59-64页
  一、信息技术与德育课堂教学第61-63页
  二、校级、班级集体活动第63-64页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第64-70页
  一、信息技术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第65-66页
  二、网络平台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第66-70页
 第三节 中美两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第70-78页
  一、实施载体的比较第70-74页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第74-78页
第五章 提升我国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水平的思考第78-94页
 第一节 信息伦理教育的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第78-85页
  一、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符合“SMART”原则的必要性第78-84页
  二、信息伦理教育目标符合“SMART”原则的合理性第84-85页
 第二节 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需要兼顾中西方传统伦理价值观第85-90页
  一、续存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孝、礼、善”伦理第85-87页
  二、借鉴西方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民主”伦理第87-90页
 第三节 信息伦理教育的实施需要载体的关联与教学方法的择优第90-94页
  一、多种实施载体的并重与关联第90-91页
  二、教学方法的择取与运用第91-94页
结语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附录一第101-103页
附录二第103-105页
附录三第105-107页
附录四第107-108页
后记第108-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作文“假大空”的产生根由与矫正策略研究
下一篇:湖南与香港初中生命教育教材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