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幼教人员论文

幼儿教师话语权研究--以家长会场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0-13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一 教师话语权的研究介绍第13-16页
  二 幼儿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三 家长会的研究第17-18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一 幼儿教师话语权第18页
  二 场域第18-19页
  三 家长会第19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19-22页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9-20页
  二 进入现场第20页
  三 收集资料第20-21页
  四 整理与分析资料第21页
  五 研究结果的呈现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的背景知识及理论基础第22-34页
 第一节 幼儿教师话语权:学理层面的探究第22-29页
  一 话语与话语权第22-25页
  二 教师话语权与幼儿教师话语权第25-29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9-34页
  一 福柯:话语权力理论第29-30页
  二 布迪厄:场域理论第30-31页
  三 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第31-32页
  四 内尔-纽曼:沉默的螺旋第32-34页
第三章 家长会上的幼儿教师话语权第34-60页
 第一节 幼儿教师话语权要素与载体第34-38页
  一 话语权的基本要素第34-36页
  二 话语权载体第36-38页
 第二节 幼儿教师话语权的静态类型第38-42页
  一 “师控”类型下的话语权第38-40页
  二 “失控”类型下的话语权第40-42页
 第三节 教师话语权的动态运作第42-46页
  一 教师话语的呈现第42-43页
  二 家长对话语的反馈第43-45页
  三 教师对反馈的处理第45-46页
 第四节 话语博弈与策略:家长会上的亲师对话第46-52页
  一 话语博弈的分析第46-47页
  二 幼儿教师策略第47-49页
  三 家长的回应与策略:“沉默”与“缄默”第49-52页
   (一) 亲师对话中的“沉默”第49-51页
   (二) 亲师关系中的“缄默”第51-52页
 第五节 幼儿教师话语权的特性第52-60页
  一 时空性第52-55页
  二 竞争性第55-56页
  三 潜在性第56-57页
  四 非对称性第57-58页
  五 演进性第58-60页
第四章 “转向背后”之运作机制分析第60-68页
 第一节 幼儿教师话语权的运作机制第60-68页
  一 空间机制:我的地盘,我做主第60-61页
  二 身份机制:我是教师,你是家长第61-62页
  三 资本机制:我有“教育”的资本第62-66页
  四 弥散:机制运作的综合效应第66-68页
第五章 幼儿教师话语权的合理性探索第68-74页
 第一节 教师话语的理性“回归”第68-71页
  一 正确认识空间机制,合理利用家长会环境第68-69页
  二 理性对待身份机制,平衡亲师关系第69-71页
 第二节 教师话语权的合理提升第71-74页
  一 更新专业知识,增强教育资本第72页
  二 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经济资本第72页
  三 扩展社会网络,扩充社会资本第72-73页
  四 学会“说话”,增强话语效力第73-74页
第六章 反思第74-76页
 一 对研究的反思第74-75页
 二 对自我的反思第75-76页
附录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下一篇:2-6岁儿童隐喻理解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