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蒽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文献及案例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含义与特征:典当融资述评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典当的法律性质 | 第14-16页 |
一、 典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典当的法律性质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典当法律关系 | 第16-19页 |
一、 典当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16-17页 |
二、 典当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典当的融资功能及优势 | 第19-23页 |
一、 典当的融资功能 | 第19-21页 |
二、 典当融资的独特优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问题与情况:我国典当融资的现状与风险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我国典当制度的发展与国际比较 | 第23-27页 |
一、 我国典当制度的发展简史 | 第23-24页 |
二、 美国典当制度的发展经验与比较 | 第24-27页 |
第二节 我国典当融资发展的制度局限 | 第27-29页 |
一、 对典当行性质的定位有待明确 | 第27-29页 |
二、 法律制度和监管不到位 | 第29页 |
第三节 我国典当融资面临的内外风险 | 第29-35页 |
一、 典当融资的外部风险 | 第30-34页 |
二、 典当融资的内部风险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调研与探析:基于典当案件调研分析典当行存在的内部风险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典当纠纷案件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一、 典当案件调研发现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35-38页 |
二、 典当案例分析——典当行主张绝当后的综合费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由典当调研探析典当行存在的内部风险 | 第40-43页 |
一、 经营道德风险 | 第40页 |
二、 资金风险 | 第40-41页 |
三、 操作风险 | 第41-42页 |
四、 金融犯罪风险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规制与建议:典当融资风险防范制度的架构 | 第43-50页 |
第一节 完善典当立法体例,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 第43-45页 |
一、 提高典当立法的层次与效力 | 第43-44页 |
二、 加强对典当行业的监管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统一传统理论与典当实践,突破典当行业发展瓶颈 | 第45-47页 |
一、 修改有关绝当物处置的限制性规定 | 第45-46页 |
二、 拓宽法定经营范围,鼓励典当行业创新发展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加强典当行内控机制建设,建立科学的制约机制 | 第47-48页 |
一、 建立有效的内控和制约机制 | 第47-48页 |
二、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 第48页 |
第四节 规范典当行日常经营和业务操作 | 第48-50页 |
一、 防范当户信用风险,明确当物保管方式 | 第48-49页 |
二、 调整典当行业综合费的收费标准和方法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