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插图及附表目录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2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12-13页 |
| ·城镇化发展对村镇文化空间的破坏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对历史遗产保护预警的重视 | 第14-15页 |
|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的范围 | 第15-17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 | 第17-18页 |
|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 | 第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8-1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第19-20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的框架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2 预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第22-30页 |
| ·预警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22-25页 |
| ·预警的意义和特点 | 第22-23页 |
| ·预警的分类 | 第23-24页 |
| ·预警的方法 | 第24-25页 |
| ·预警技术的应用 | 第25-29页 |
| ·预警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第25-28页 |
| ·预警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的建立 | 第30-48页 |
| ·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属性 | 第30-31页 |
| ·文化空间的内涵 | 第30页 |
| ·文化空间的属性 | 第30-31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的概念和特征 | 第31-33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的概念 | 第31-32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的特征 | 第32-33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建立的原则 | 第33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总体结构 | 第33-37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33-35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35-37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方法 | 第37-41页 |
| ·预警方法选取原则 | 第37-38页 |
| ·主要预警方法简介 | 第38-40页 |
| ·预警方法的选取 | 第40-41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评价模型 | 第41-46页 |
| ·确定要素集和因素集 | 第41页 |
|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第41-42页 |
| ·确定因子权重 | 第42-43页 |
| ·确定警限警度 | 第43-45页 |
| ·确定评价结果 | 第45页 |
| ·分析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4 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90页 |
|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调研名单及类型特征 | 第48-50页 |
| ·选取村镇的名单 | 第48-49页 |
| ·选取村镇的类型特征 | 第49-50页 |
|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现状研究 | 第50-53页 |
| ·历史文化村镇文献调研统计 | 第50-52页 |
| ·历史文化村镇文献调研问题分析 | 第52-53页 |
|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调研要素确定 | 第53-57页 |
| ·物质环境 | 第54-56页 |
| ·非物质人文环境 | 第56-57页 |
| ·重庆市典型历史文化村镇实地调研及分析 | 第57-73页 |
| ·调研对象选择 | 第58-59页 |
| ·对选取村镇的实地调研及分析 | 第59-73页 |
|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现状特征 | 第73-75页 |
| ·建筑布局与环境融合 | 第74-75页 |
| ·地域文化特征 | 第75页 |
| ·指标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 第75-77页 |
|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75-77页 |
| ·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77页 |
| ·指标选取的步骤 | 第77-79页 |
| ·指标的初选 | 第77-78页 |
| ·指标的复选 | 第78-79页 |
| ·因子层指标的来源 | 第79-82页 |
| ·村镇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79页 |
| ·村镇文化空间的影响因素 | 第79-82页 |
| ·因子层指标的选取 | 第82-84页 |
| ·文化场所相关指标选取 | 第82-83页 |
| ·文化影响力相关指标选取 | 第83页 |
| ·文化要素相关指标选取 | 第83-84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体系 | 第84-88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体系 | 第84-85页 |
| ·预警指标的释义与说明 | 第85-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 5 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应用研究 | 第90-118页 |
| ·涞滩古镇保护与发展状况 | 第90-102页 |
| ·概况与历史沿革 | 第90-94页 |
| ·名镇特色与历史古迹 | 第94-101页 |
| ·保护规划措施 | 第101页 |
| ·保护与发展现状 | 第101-102页 |
| ·涞滩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指标选取 | 第102-106页 |
| ·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体系 | 第102-103页 |
| ·确定单项指标的警限警区 | 第103-105页 |
| ·预警资料调查及数据来源 | 第105-106页 |
| ·涞滩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指标预测 | 第106-116页 |
| ·构建 F-ANP 模型 | 第106-108页 |
| ·利用 F-ANP 确定权重 | 第108-114页 |
| ·预警结果与讨论 | 第114-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 6 结语 | 第118-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 附录 | 第126-136页 |
| A.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调查问卷(古镇政府) 镇 | 第126-128页 |
| B.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居民调查研究 镇(村) | 第128-131页 |
| C. 重庆市历史文化村镇调查研究(古镇游客)_____镇 | 第131-134页 |
| D.涞滩文化空间保护预警调查表 | 第134-136页 |
| E.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