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与绩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治理机制理论的研究第13-14页
     ·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4页
     ·建立交易关系的动因研究第14页
     ·治理机制绩效的研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第15-18页
     ·治理机制的模式研究第15-16页
     ·治理机制选择的研究第16-17页
     ·治理机制的绩效研究第17-18页
   ·文献评述第18-19页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0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0页
 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0-22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8页
 1 垂直协作理论第22-23页
 2 委托-代理理论第23页
 3 交易成本理论第23-24页
   ·交易成本理论概述第23-24页
   ·影响交易成本的三个维度第24页
 4 关系契约理论第24-25页
 5 关系性嵌入理论第25-26页
   ·关系性嵌入理论的内涵第25页
   ·关系性嵌入的影响第25-26页
 6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治理机制与绩效的研究设计第28-40页
 1 研究的基本问题第28-33页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及其治理机制的相关概念第28-32页
     ·交易第28-30页
     ·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第30-32页
       ·市场治理机制第30-31页
       ·契约治理机制第31页
       ·关系治理机制第31-32页
       ·科层治理机制第32页
   ·研究的基本问题第32-33页
 2 研究假设第33-35页
   ·不同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关系假设第33页
   ·关系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第33-34页
   ·关系治理机制与企业质量绩效的关系假设第34-35页
 3 变量的选取第35-37页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变量指标选取第35-36页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治理的综合绩效及质量安全绩效的变量指标选取第36-37页
 4 问卷设计及量表开发第37-38页
 5 资料收集与调查对象选择第38-40页
   ·资料收集第38页
   ·调查对象第38-40页
第四章 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交易关系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实证分析第40-55页
 1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0-44页
   ·样本的信度分析第40-42页
   ·样本的效度分析第42-44页
 2 样本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3 样本的回归分析第45-52页
   ·综合绩效的回归方程第46-52页
     ·不同治理机制与综合绩效之间的回归第46-48页
     ·关系治理与综合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8-50页
     ·质量绩效的回归分析第50-52页
 4. 计量结果第52-53页
 5. 结果分析第53-55页
   ·不同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假设第53页
   ·不同关系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53-55页
     ·交流第53页
     ·信任第53-54页
     ·合作意向第54页
     ·灵活性第54-55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湘潭市伟鸿食品有限公司为例第55-59页
 1 案例选择原则及资料来源第55页
 2 案例简介第55-56页
 3 伟鸿公司与农户之间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第56-57页
 4 伟鸿公司与农户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绩效第57-5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9-62页
 1 研究结论第59-60页
 2 对策建议第60-62页
   ·对企业的建议第60-61页
     ·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治理机制第60页
     ·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第60-61页
     ·培养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质量跟踪机制第61页
   ·对政府的建议第61-62页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61页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第61-62页
 3 未来研究的方向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件: 调查问卷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却肉降耗技术研究
下一篇:韶山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模式的景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