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模式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 相关定义 | 第11-12页 |
·红色旅游的定义 | 第11页 |
·红色旅游资源的定义 | 第11页 |
·休闲旅游的定义 | 第11-12页 |
·景观规划与设计 | 第12页 |
·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 | 第12页 |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三元 | 第12页 |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第13-14页 |
·休闲旅游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3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外旅游合作模式组合研究综述 | 第16页 |
·理论方面 | 第16页 |
·实践方面 | 第16页 |
·国内对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8-20页 |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学的含义 | 第18页 |
·景观生态学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合点 | 第18页 |
·生态经济学 | 第18页 |
·生态经济学的含义 | 第18页 |
·生态经济学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合点 | 第18页 |
·旅游生态学 | 第18-19页 |
·旅游生态学的含义 | 第18页 |
·旅游生态学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合点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基本思路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实施步骤与途径 | 第19-20页 |
·把握研究背景 | 第19页 |
·掌握研究区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9页 |
·科学设计发展方案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韶山红色旅游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20-29页 |
1 韶山市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2 韶山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韶山旅游资源概况 | 第21-22页 |
·韶山旅游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旅游产品和设施日益完善 | 第22-23页 |
·旅游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 第23页 |
3 韶山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 第23-29页 |
·发展优势 | 第24-25页 |
·资源优势 | 第24页 |
·区位优势 | 第24页 |
·市场优势 | 第24-25页 |
·政策优势 | 第25页 |
·发展劣势 | 第25-26页 |
·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差 | 第25页 |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佳 | 第25页 |
·形象定位专一,整体营销乏力 | 第25-26页 |
·资源和环境遭受破坏,阻碍可持续发展 | 第26页 |
·旅游秩序堪忧 | 第26页 |
·管理体制不顺,资源利用率低 | 第26页 |
·发展机遇 | 第26-27页 |
·全球旅游业持续增长 | 第26-27页 |
·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 第27页 |
·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 第27页 |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 第27页 |
·发展挑战 | 第27-29页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第27页 |
·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 第27-28页 |
·红色旅游市场的波动性 | 第28页 |
·区域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研究目标区域的规划设计 | 第29-44页 |
1 规划指导思想 | 第29页 |
2 规划基本原则 | 第29页 |
3 规划总体目标 | 第29-30页 |
4 韶山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的基本策略 | 第30-33页 |
·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 | 第30-31页 |
·准确评估旅游资源 | 第31-32页 |
·韶山旅游区内部的资源 | 第31页 |
·"红三角"的旅游资源 | 第31-32页 |
·合理确定组合模式 | 第32-33页 |
·红色与山水田园相结合 | 第32页 |
·红色与湖湘文化相结合 | 第32-33页 |
·红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 第33页 |
·红色与节庆活动相结合 | 第33页 |
·红色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 | 第33页 |
5 规划设计指导方案 | 第33-44页 |
·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 | 第33-34页 |
·"红三角"旅游区空间布局的优化 | 第33页 |
·韶山风景区空间布局的优化 | 第33-34页 |
·韶山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 | 第34-35页 |
·提升韶山旅游服务功能原则 | 第34页 |
·韶山旅游服务功能布局的优化 | 第34-35页 |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第35-37页 |
·新型旅游产品项目设计 | 第35-36页 |
·新型旅游产品体系结构 | 第36-37页 |
·产业集群与综合效益分析 | 第37-40页 |
·产业集群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综合效益分析 | 第38-40页 |
·韶山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 第40-44页 |
·统筹区域发展,扩大发展成果惠及面 | 第40-41页 |
·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1-42页 |
·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 第42页 |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42-43页 |
·提高协作层次,实现大区域联动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韶山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组合模式的优化设计 | 第44-52页 |
1 韶山休闲旅游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与建设 | 第44-47页 |
·公路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规划 | 第45-46页 |
·铁路 | 第46页 |
·直升飞机场 | 第46页 |
·韶河河道建设 | 第46-47页 |
2 休闲农业主题内容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优化 | 第47-51页 |
·旅游度假场所的整合规划与设计 | 第47-48页 |
·休闲主题内容的整合规划与设计 | 第48-51页 |
3 努力创造促进休闲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1 结论 | 第52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3 主要创新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