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 论文的主要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一) 论文的主要思路 | 第13页 |
(二)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三、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一、 相关理论界定 | 第16-18页 |
(一) 高新技术企业 | 第16-17页 |
(二) 企业生命周期 | 第17-18页 |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一) 关于风险的研究 | 第18-19页 |
(二)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三)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理论 | 第20-22页 |
三、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特征及归类分析 | 第22-25页 |
(一)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特征 | 第22页 |
(二)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归类分析 | 第22-25页 |
四、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特点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 第27-32页 |
一、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一) 科学性原则 | 第27页 |
(二) 系统性原则 | 第27页 |
(三) 敏感性原则 | 第27页 |
(四) 可比性原则 | 第27页 |
(五)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页 |
(六) 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27-28页 |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第28-29页 |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 | 第29-30页 |
(一) 技术风险 | 第29页 |
(二) 财务风险 | 第29页 |
(三) 市场风险 | 第29-30页 |
(四) 管理风险 | 第30页 |
(五) 环境风险 | 第30页 |
四、 层次分析法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 | 第32-44页 |
一、 样本的选取 | 第32-33页 |
(一) 指标的选取 | 第32页 |
(二)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32-33页 |
二、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评价体系 | 第33-34页 |
(一) 识别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3页 |
(二) 成对比较 | 第33-34页 |
(三) 建立判断矩阵 | 第34页 |
(四) 层次单排序 | 第34页 |
(五)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 第34页 |
三、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因素分析的实施步骤 | 第34-41页 |
(一) 准则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6页 |
(二) 指标层的权重确定 | 第36-41页 |
四、 结果评价 | 第41-44页 |
(一) 总体分析 | 第41-42页 |
(二) 重点防范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44-49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4-46页 |
二、 本文建议 | 第46-48页 |
三、 问题与展望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附录 B: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相关因素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附录 C: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风险防范相关因素权重统计 | 第6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