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内涵 | 第16-18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定义 | 第16-17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与项目成功的区别和联系 | 第17-18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第18-28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概述 | 第18-20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种类及其特点 | 第20-27页 |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工程监理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工程监理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工程监理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特征分析 | 第31-41页 |
·工程监理企业概述 | 第31-35页 |
·工程监理企业的性质和定位 | 第31-33页 |
·工程监理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 第33-34页 |
·工程监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34-35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的内涵 | 第35-39页 |
·管理对象 | 第35-36页 |
·管理范围 | 第36-37页 |
·管理内容 | 第37-39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的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框架的构建 | 第41-54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41-42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功能定位 | 第42-43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结构设计 | 第43-51页 |
·模型范畴 | 第43-44页 |
·模型维度 | 第44-49页 |
·模型要素 | 第49-50页 |
·内部结构 | 第50-51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总体框架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评价体系 | 第54-68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要素的确立 | 第54-57页 |
·模型要素确立的基本思路 | 第54页 |
·模型最佳实践的确定 | 第54-56页 |
·实践能力、实践结果、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 | 第56-57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评定 | 第57-63页 |
·现有成熟度等级评定方法分析 | 第57-58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评定方法的确定 | 第58-59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评定的具体实施 | 第59-63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持续改进路径设计 | 第63-64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提问单的设计 | 第64-66页 |
·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步骤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附录一 有关工程监理企业项目管理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