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中国汽车发展及能源现状 | 第11-13页 |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生成机理 | 第13-16页 |
·车用代用燃料 | 第16-18页 |
·具有前景的车用代用燃料——甲醇 | 第18-20页 |
·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主要方式 | 第20-21页 |
·汽油机掺烧甲醇的方式 | 第21-23页 |
·本文的主要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2 M85 甲醇汽油的配制及试验 | 第25-35页 |
·车用甲醇汽油 M85 添加剂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其相关作用 | 第25-28页 |
·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主要基本组成成分 | 第25-27页 |
·添加剂的助溶性及稳定性组份 | 第27页 |
·添加剂抗橡塑零部件溶胀和缓蚀及抗腐蚀的组份 | 第27页 |
·改善冷起动性能 | 第27-28页 |
·车用甲醇汽油 M85 添加剂配置的技术要求 | 第28-33页 |
·甲醇与汽油的互溶性 | 第28-30页 |
·甲醇汽油的溶胀性和腐蚀性 | 第30页 |
·甲醇汽油的气阻问题或饱和蒸压升高问题 | 第30-33页 |
·甲醇汽油的冷启动性能 | 第33页 |
·车用甲醇汽油 M85 添加剂的分层实验及腐蚀性、冷启动实验研究 | 第33-35页 |
·分层实验 | 第33-34页 |
·腐蚀性实验 | 第34页 |
·冷启动实验 | 第34-35页 |
3 电控汽油机燃用 M85 甲醇汽油的改进及应用试验研究 | 第35-50页 |
·概述 | 第35页 |
·电子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 | 第35-36页 |
·喷油脉宽扩展机理 | 第36页 |
·喷油脉宽增益的确定 | 第36-37页 |
·甲醇汽油转换器的在线调整与设定 | 第37-42页 |
·对甲醇汽油转换器喷油脉宽增益进行调整设定 | 第38-40页 |
·点火提前角修正公式及修正后的数据 | 第40-42页 |
·发动机台架实验 | 第42-49页 |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外特性对比实验 | 第42-44页 |
·负荷特性曲线 | 第44-47页 |
·排放特性 | 第47-4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 车用甲醇汽油 M85 道路实验研究 | 第50-61页 |
·城市道路的车辆经济性对比实验 | 第50-53页 |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实验对象 | 第50-51页 |
·实验环境条件 | 第51页 |
·燃料 | 第51页 |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城市道路车辆的牵引力对比实验 | 第53-55页 |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实验对象 | 第53页 |
·实验环境条件 | 第53页 |
·燃料 | 第53-54页 |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高原地区车辆的道路经济性对比实验 | 第55-58页 |
·实验目的 | 第55页 |
·实验依据 | 第55页 |
·实验对象 | 第55页 |
·实验环境条件 | 第55-56页 |
·燃料 | 第56页 |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高海拔地区车辆的牵引力(爬坡度)对比实验 | 第58-61页 |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实验对象 | 第58页 |
·实验日期及环境条件 | 第58页 |
·燃料 | 第58-59页 |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