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野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第8-11页 |
·抗缺血和/或再灌注损伤作用 | 第9-10页 |
·抗神经细胞损伤作用 | 第10页 |
·抗内皮细胞损伤作用 | 第10-11页 |
·血管松弛作用 | 第11页 |
·促血管生成作用 | 第11页 |
·抗癌作用 | 第11页 |
·新生血管生成(Neovascularization)机制 | 第11-12页 |
·血管生成研究的体内外模型 | 第12-15页 |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 第12-13页 |
·体内血管生成实验 | 第13-15页 |
2、前言 | 第15-16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6-29页 |
·实验材料 | 第16-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9页 |
4、结果 | 第29-39页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 | 第29页 |
·野黄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作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野黄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和侵袭作用的影响 | 第30-32页 |
·野黄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作用的影响 | 第32-33页 |
·野黄芩苷对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生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 第33-35页 |
·野黄芩苷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内源性抑制剂的 mRNA 含量和活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5、讨论 | 第39-44页 |
·野黄芩苷对体外血管生成的作用 | 第39-40页 |
·野黄芩苷对体外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 第40页 |
·野黄芩苷促进体外血管生成的可能作用途径 | 第40-42页 |
·研究野黄芩苷对体外血管生成作用的临床意义 | 第42-44页 |
6、结论 | 第44-45页 |
7、致谢 | 第45-46页 |
8、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9、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