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论文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绪论第16-35页
 一、 选题由来、意义第16-17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7-29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9-32页
 四、 创新之处第32-35页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第35-100页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第35-47页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第35-40页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第40-47页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第47-97页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第47-56页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第56-64页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第64-87页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第87-97页
 小结第97-100页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第100-174页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第100-101页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第101-115页
  一、 资本组织形式第101-103页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第103-108页
  三、 人员素质第108-112页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第112-115页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第115-134页
  一、 栈房职能第115-118页
  二、 中介代理职能第118-120页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第120-123页
  四、 金融职能第123-126页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第126-129页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第129-133页
  七、 批发职能第133-134页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第134-147页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第134-137页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第137-139页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第139-143页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第143-146页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第146-147页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第147-162页
  一、 牙商的总收入第147-151页
  二、 正常收入项目第151-154页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第154-155页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第155-162页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第162-173页
  一、 支出项目第162-168页
  二、 牙行的资金额第168-173页
 小结第173-174页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第174-202页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第174-180页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第174-177页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第177页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第177-178页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第178-179页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第179-180页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第180-194页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第180-182页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第182-189页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第189-190页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第190-192页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第192-194页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第194-201页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第194-195页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第195-196页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第196-197页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第197-198页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第198-200页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第200-201页
 小结第201-202页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第202-242页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第202-223页
  一、 向上流动第202-215页
  二、 向下流动第215-223页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第223-240页
  一、 向企业家流动第223-235页
  二、 向银行家流动第235-237页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第237-240页
 小结第240-242页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第242-283页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第242-249页
  一、 牙税盈余制度第242-243页
  二、 牙税等则制度第243-246页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第246-248页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第248-249页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第249-259页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第250-251页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第251-252页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第252-253页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第253-256页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第256-259页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第259-270页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第260-268页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第268-269页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第269-270页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第270-281页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第271-272页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第272-277页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第277-278页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第278-280页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第280-281页
 小结第281-283页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第283-310页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第283-288页
  一、 牙帖继承制第283页
  二、 牙帖连任制第283-284页
  三、 帮帖替代制第284页
  四、 商民申请制第284-286页
  五、 官府招募制第286-287页
  六、 牙帖租用制第287-288页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第288-305页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第288-289页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第289-294页
  三、 铺保制度第294-299页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第299-303页
  五、 牙帖的有效期第303-305页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第305-309页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第305-307页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第307-309页
 小结第309-310页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第310-375页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第310-311页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第311-324页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第311-317页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第317-324页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第324-331页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第324-328页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第328-331页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第331-342页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第331-332页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第332-336页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第336-342页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第342-352页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第342-343页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第343-352页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第352-374页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第352-359页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第359-361页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第361-369页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第369-371页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第371-374页
 小结第374-375页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第375-467页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第375-383页
  一、 牙、商经营纠纷第375-378页
  二、 牙、牙经营纠纷第378-379页
  三、 其他类型纠纷第379-381页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第381-383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第383-460页
  一、 牙、牙经营纠纷第383-397页
  二、 牙、商经营纠纷第397-418页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第418-441页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第441-460页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第460-466页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第460-461页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第461页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第461-462页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第462页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第462-463页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第463-466页
 小结第466-467页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第467-507页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第467-469页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第469-477页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第469-472页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第472-473页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第473-474页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第474-476页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第476-477页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第477-481页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第477-478页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第478-479页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第479-480页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第480-481页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第481-495页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第481-484页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第484页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第484-487页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第487-494页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第494-495页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第495-500页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第495-497页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第497-498页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第498-500页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第500-505页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第500-502页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第502-505页
 小结第505-507页
结语第507-512页
参考文献第512-523页
附录第523-5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93-594页

论文共5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STA1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门式钢管脚手架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