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概述 | 第12-22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涵义 | 第12-13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模式 | 第13-14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 第14-15页 |
·国外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 第15-22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国外电网企业的应用情况 | 第15-16页 |
·国外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先进经验 | 第16-19页 |
·对我国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启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2-31页 |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 第22-25页 |
·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广 | 第22页 |
·固定资产种类繁多 | 第22-23页 |
·管理部门多 | 第23页 |
·固定资产竣工投产数量大 | 第23-24页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频繁 | 第24页 |
·固定资产拆迁变动多 | 第24页 |
·寿命周期长支出比重大 | 第24-25页 |
·固定资产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电网建设项目 | 第25页 |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 第25页 |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管理意识薄弱,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 第26页 |
·家底不清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 第26页 |
·基建概算约束软化,给成本控制造成困难 | 第26页 |
·缺乏量化考核指标,致使管理约束机制薄弱 | 第26-27页 |
·工程竣工决算滞后,造成计价不准 | 第27页 |
·业务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低 | 第27页 |
·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 第27-28页 |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管理意识薄弱 | 第28页 |
·职能部门需互相协作 | 第28页 |
·缺乏全口径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28-29页 |
·资产管理技术手段低 | 第29页 |
·管理流程缺乏约束机制 | 第29-30页 |
·用户资产的产权问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31-45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目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4页 |
·建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体系 | 第31页 |
·电网企业项目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31-34页 |
·目标体系在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 第34页 |
·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9页 |
·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9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 第39-41页 |
·管理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39-40页 |
·建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联合管理班子 | 第40-41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手段 | 第41-45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质量体系 | 第41页 |
·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手段 | 第41-42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 | 第42-43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投资控制手段 | 第43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 | 第45-50页 |
·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可行性 | 第45-47页 |
·国家电网公司的推进 | 第45-46页 |
·电网企业的现实需要 | 第46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对信息化越来越高 | 第46页 |
·良好的组织基础 | 第46-47页 |
·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47-50页 |
·健全组织机构 | 第47页 |
·梳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 第47页 |
·整理现有固定资产数据 | 第47页 |
·选择合适的资产全寿命管理信息系统 | 第47-48页 |
·选择一个单位进行试点建设运行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3页 |
·固定资产形成过程更加规范化 | 第50-51页 |
·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备件库存资金占用 | 第51页 |
·物资管理透明化,降低采购成本 | 第51页 |
·经营集约化、管理精细化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