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13-14页 |
三、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口语教学的要求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主动提问 | 第17-18页 |
二、基于提问的英语口语教学 | 第18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20-36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一、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理论 | 第20-22页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三、动机策略 | 第23页 |
四、预制语块理论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一、口语及口头交际的本质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 第26-28页 |
二、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 第28-30页 |
三、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及研究 | 第30-33页 |
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与分析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对待口语学习的态度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口语水平现状及期望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口语练习现状 | 第39-42页 |
第四节 口头交流现状 | 第42-44页 |
第五节 用英语主动提问的现状及期望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基于提问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验研究 | 第46-59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46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46页 |
二、实验对象 | 第46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46页 |
第二节 实验过程 | 第46-55页 |
一、教学原则 | 第47-48页 |
二、教学设计 | 第48-53页 |
三、教学的实施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一、学生的提问能力及口语水平 | 第55-56页 |
二、学生对口语学习和口头交流的兴趣 | 第56-57页 |
三、学生对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 第57页 |
四、学生口语练习和口头交流的主动性 | 第57-58页 |
五、学生对基于提问的口语教学的评价及期望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 第59-6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9-61页 |
一、基于提问的口语教学较为全面地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 第59页 |
二、基于提问的口语教学切实关注并提高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 | 第59-60页 |
三、基于提问的口语教学增强了学生口头交际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第61-65页 |
一、保持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 | 第61页 |
二、问题循序渐进,随堂调整拓展 | 第61-62页 |
三、给学生思考时间 | 第62-63页 |
四、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特点,掌握惯用语句 | 第63页 |
五、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 第63页 |
六、介绍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第63-64页 |
七、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 第64-65页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5-67页 |
一、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65页 |
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5-67页 |
附1 | 第67-69页 |
附2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