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身份歧视研究--基于户籍和地域的视角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0. 前言第11-15页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背景第11-12页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3-15页
1.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文献综述第15-29页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第15页
   ·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5-23页
     ·早期的歧视思想第15-17页
     ·个人偏见理论第17-20页
     ·统计性歧视理论第20-21页
     ·非竞争性歧视理论第21-23页
   ·对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述评第23-26页
     ·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特点第23-25页
     ·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不足之处第25-26页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6-29页
2. 身份歧视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9-31页
   ·歧视的概念界定第29-30页
   ·身份歧视的概念界定第30-31页
3. 我国劳动力市场身份歧视的现状第31-36页
   ·身份歧视的存在情况第31-32页
   ·身份歧视的存在类型第32-36页
     ·就业机会的歧视第32-33页
     ·工资报酬的歧视第33-34页
     ·社会保障的歧视第34页
     ·待遇歧视第34-35页
     ·其他歧视第35-36页
4. 我国劳动力市场身份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36-56页
   ·我国劳动力市场身份歧视之成因分析第36-51页
     ·我国劳动力身份歧视的社会历史原因第36-40页
     ·我国劳动力身份歧视的经济转型因素分析第40-51页
   ·身份歧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第51-56页
     ·对需求方的影响第52-53页
     ·对供给方的影响第53-55页
     ·对劳动力市场发育及完善产生不利影响第55-56页
5. 政策建议第56-61页
   ·改革中国现有的歧视性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第56-58页
   ·完善立法,建立反身份歧视的法律制度第58-59页
   ·规范劳动力需求方的用工制度,确保《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贯彻执行第59-60页
   ·培育劳动力的维权意识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66页
后记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有部门与非公有部门工资差异研究
下一篇:对中国自然失业率的估计--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