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的冲突”走向世界的和谐--解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 第9-17页 |
第一节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 第9-13页 |
一、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主体 | 第9-10页 |
二、文化的周期性特征 | 第10-11页 |
三、西方的没落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汤因比的文明演进史观 | 第13-17页 |
一、历史研究的最小单位是"文明" | 第13-15页 |
二、宗教是文化形态最深厚的基础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内容 | 第17-32页 |
第一节 人类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 第17-23页 |
一、文明的定义和划分 | 第17-19页 |
二、宗教和语言在文明范畴中的重要地位 | 第19-21页 |
三、利益和文明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文明的冲突":当代全球社会矛盾的实质 | 第23-32页 |
一、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根源 | 第23-27页 |
二、亨廷顿"文明冲突"范式 | 第27-28页 |
三、文明冲突引发的断层线战争 | 第28-32页 |
第三章 世界的和谐——文明冲突的终结 | 第32-44页 |
第一节 文明冲突与文明共存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从文明冲突走向文明对话的途径 | 第34-39页 |
一、避免原则 | 第35-36页 |
二、共同调解原则 | 第36-38页 |
三、求同原则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和谐的世界是多文明共存的芳草地 | 第39-4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