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6-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第一章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界定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概念 | 第10-12页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生态补偿的内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第13-14页 |
二、外部性理论 | 第14-15页 |
三、生态平衡理论 | 第15-16页 |
四、环境资源价值论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 | 第19-24页 |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经验 | 第19-21页 |
二、我国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总结 | 第21-22页 |
三、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评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国外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考察及启示 | 第24-30页 |
一、日本、韩国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考察及启示 | 第24-26页 |
二、德国水源生态补偿制度考察及启示 | 第26-27页 |
三、美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考察及启示 | 第27-28页 |
四、哥斯达黎加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及启示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2-46页 |
第一节 确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32-35页 |
一、污染者付费、使用者付费、受益者付费原则 | 第32-34页 |
二、政府主导、市场跟进、社会参与原则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5-44页 |
一、公权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第35-42页 |
二、自力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