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问题描述 | 第10-12页 |
| ·相关工作 | 第12-18页 |
| ·垃圾收集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 ·编译器辅助的内存管理优化技术 | 第13-17页 |
| ·本课题组已有工作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组织 | 第19-20页 |
| 第2章 原有的 JIT 辅助的 GC 系统 | 第20-31页 |
| ·Apache Harmony 平台简介 | 第20-23页 |
| ·DRLVM 的结构与组件 | 第20-21页 |
| ·JIT 流水线编译框架 | 第21-22页 |
| ·JIT 中的一些基本的共享结构 | 第22-23页 |
| ·系统框架 | 第23-24页 |
| ·工作过程与一些关键问题 | 第24-27页 |
| ·死亡对象的判断 | 第24-25页 |
| ·显式内存释放指令的插桩 | 第25-26页 |
| ·添加新的显式内存释放指令 | 第26页 |
| ·虚拟机核心与垃圾收集器的运行时支持 | 第26-27页 |
| ·日志系统 | 第27-29页 |
| ·局限性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对象生命期分析研究 | 第31-41页 |
| ·基本定义 | 第31-34页 |
| ·指向逃逸图(Points-to Graph,PTG) | 第31-33页 |
| ·死亡对象 | 第33-34页 |
| ·分析结果 | 第34页 |
| ·活跃变量分析 | 第34-35页 |
| ·指向逃逸图构造与修剪 | 第35-36页 |
| ·过程间信息传播 | 第36-37页 |
| ·对象生命期分析算法 | 第37-39页 |
| ·线程对象处理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显式内存释放指令的插桩算法研究 | 第41-49页 |
| ·基本概念 | 第41-42页 |
| ·插桩信息收集 | 第42-43页 |
| ·插桩算法 | 第43-45页 |
| ·例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JIT 辅助的 GC 的实现 | 第49-61页 |
| ·日志系统 | 第49-52页 |
| ·现有日志系统的设计 | 第49-50页 |
| ·现有日志系统的实现 | 第50-52页 |
| ·即时编译侧分析与插桩的实现 | 第52-56页 |
| ·流水线上的类继承关系 | 第52-53页 |
| ·优化遍的实现 | 第53-54页 |
| ·实现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54-56页 |
| ·虚拟机核心的的运行时支持 | 第56-57页 |
| ·垃圾收集器对对象显式回收的支持 | 第57-61页 |
| ·堆空间的布局 | 第57-58页 |
| ·小对象的分配与显式回收 | 第58-60页 |
| ·大对象的分配与显式回收 | 第60页 |
| ·显式回收空间的重利用 | 第60-61页 |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 ·正确性验证 | 第61页 |
| ·效果测试 | 第61-62页 |
| ·性能改进 | 第62-65页 |
| ·每条显式内存释放指令的收益 | 第65-66页 |
| ·实验结论 | 第66-67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