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导航论文--导航系统论文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度分析及精度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来源第10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概述第11-13页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概述第11-12页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第12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概述第12-13页
   ·系统可观测性/可观测度分析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最优平滑理论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原理第17-35页
   ·捷联惯导系统原理第17-26页
     ·坐标系的定义及相互转换关系第17-20页
     ·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原理和导航定位解算方法第20-24页
     ·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传播特性第24-26页
   ·轨迹发生器的设计第26-29页
     ·轨迹发生器的轨迹规划第27页
     ·轨迹发生器控制方程第27-29页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第29-31页
     ·GPS 导航原理与导航解算方法第29-31页
     ·GPS 系统的导航误差分析第31页
   ·轨迹发生器及惯导解算仿真第31-34页
     ·初始条件设置第31-32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组合导航系统Kalman 滤波器的设计第35-41页
   ·离散系统Kalman 滤波简介第35-36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建立第36-39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第36-38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观测方程的建立第38-39页
   ·组合导航系统Kalman 滤波算法的具体实现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性/可观测度分析第41-65页
   ·PWCS 可观测性分析理论第41-45页
     ·PWCS 的定义第41页
     ·PWCS 的可观测性矩阵第41-45页
   ·系统状态变量可观测度分析的奇异值方法第45-49页
     ·奇异值分解相关理论第45页
     ·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的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第45-48页
     ·可观测度的定义及改进第48-49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度的仿真结果第49-64页
     ·飞行器北向匀速平飞时的可观测度仿真第49-54页
     ·飞行器北向加速平飞时的可观测度仿真第54-57页
     ·飞行器转弯机动时的可观测度仿真第57-60页
     ·飞行器正弦机动时的可观测度仿真第60-63页
     ·仿真结果分析及结论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评估第65-80页
   ·组合导航系统精度评估方案第65-66页
   ·固定区间最优平滑算法第66-67页
     ·固定区间最优平滑过程第66页
     ·固定区间最优平滑算法第66-67页
   ·固定点最优平滑算法第67-69页
   ·S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精度评估仿真第69-78页
     ·初始条件设置第69-70页
     ·固定区间最优平滑算法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第70-73页
     ·固定点最优平滑算法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第73-78页
   ·精度评估与可观测度分析的对比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录 1 方向余弦矩阵微分方程的推导第85-87页
附录 2 各飞行模式下姿态角变化规律的推导第87-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日—地—星”信息的卫星自主轨道确定
下一篇:解耦结构微机械陀螺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