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第五节 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课堂互动的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第二节 课堂参与的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第一节 "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设"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互动假说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社会互动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8-31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课堂互动参与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参与数量的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参与质量的分析 | 第34-41页 |
第三节 参与方式的调查 | 第41-43页 |
第四节 参与频率的分析 | 第43-45页 |
第六章 课堂互动参与度的讨论与发现 | 第45-52页 |
第一节 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的参与态度 | 第45-49页 |
第二节 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的参与广度 | 第49页 |
第三节 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的参与深度 | 第49-52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第52-59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提高课堂互动参与度的教学建议 | 第53-57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57-59页 |
附录一: 学生参与课堂观察表 | 第59-60页 |
附录二: 英语精读课堂学生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外文类 | 第62-63页 |
中文类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