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个别企业经济论文

靖安消防兼并红光机床电器及整合对策研究

1 绪论第1-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2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第8-18页
  1.2.1 企业兼并的含义第8页
  1.2.2 企业兼并动因分析第8-10页
  1.2.3 企业兼并的类型与形式第10-13页
  1.2.4 企业兼并的一般程序第13-15页
  1.2.5 企业兼并整合第15-18页
2 靖安消防兼并红光机床电器简介第18-25页
 2.1 靖安消防概况第18-19页
 2.2 红光机床电器概况第19-20页
 2.3 靖安消防兼并红光机床电器的战略思考第20-22页
  2.3.1 靖安的发展战略第21页
  2.3.2 靖安对外扩张的原则第21-22页
  2.3.3 靖安兼并红光机床电器的战略意义第22页
 2.4 靖安兼并红光机床电器的过程第22-25页
  2.4.1 资产重组方式第23页
  2.4.2 出资形式第23-25页
3 靖安兼并红光机床电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5-44页
 3.1 投资成本策略失误第26-28页
 3.2 管理体系建立太慢第28-30页
 3.3 组织整合存有缺陷第30-36页
  3.3.1 组织的稳定性较差第31-32页
  3.3.2 组织机构形式不合理第32-34页
  3.3.3 治理机制运转不畅第34-35页
  3.3.4 组织中存有集权倾向第35页
  3.3.5 企业内部存在沟通障碍第35-36页
 3.4 人事整合出现失误第36-40页
  3.4.1 对被兼并企业员工的测评不科学第37页
  3.4.2 人才的低成本策略使企业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第37-38页
  3.4.3 激励机制不完善带来了一系列不适应症第38-40页
 3.5 文化整合不够科学第40-44页
  3.5.1 企业文化的个性不鲜明,缺乏凝聚力第41页
  3.5.2 企业文化培育不到位,缺乏可操作性第41-42页
  3.5.3 替代式整合造成了员工间情感上的冲突第42-44页
4 进一步整合靖安的对策第44-55页
 4.1 理顺治理机制第44-45页
  4.1.1 转化国有资产第44-45页
  4.1.2 完善监督机制第45页
  4.1.3 改善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第45页
 4.2 完善组织形式第45-48页
  4.2.1 以利润中心制取代成本中心制第46页
  4.2.2 调整组织结构第46-47页
  4.2.3 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团队组织的建立第47-48页
 4.3 实行人本管理第48-52页
 4.4 推进文化重组第52-55页
  4.4.1 建立共同愿景,激发强大的驱动力第52-53页
  4.4.2 寻找魔力点,增加文化的亲合力第53页
  4.4.3 夯实基础,巩固保障,使企业文化落到实处第53-54页
  4.4.4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第54-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东方实业有限公司2001—2005年发展战略
下一篇:企业买壳上市行为研究--以上海中路集团兼并上海永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