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犯罪与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激情犯罪基本理论概述 | 第9-15页 |
(一) 什么是激情 | 第9-10页 |
(二) 古今中外关于激情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0-12页 |
(三) 激情犯罪的概念 | 第12-14页 |
1. 国外学者的相关观点 | 第12-13页 |
2. 我国学界的理论共识 | 第13-14页 |
(四) 激情犯罪的分类 | 第14-15页 |
1. 突发性犯罪和积蓄性犯罪 | 第14-15页 |
2. 被动防卫型犯罪和主动攻击型犯罪 | 第15页 |
3. 病理性犯罪和生理性犯罪 | 第15页 |
二、激情犯罪的特征 | 第15-23页 |
(一) 激情犯罪的主观特征 | 第15-20页 |
1. 内心失衡是根本原因 | 第16-17页 |
2. 外界刺激是起因 | 第17-20页 |
(二) 激情犯罪的客观特征 | 第20页 |
(三) 激情犯罪者的主体特征 | 第20-22页 |
1. 激情犯罪者的辨认能力 | 第22页 |
2. 激情犯罪者的控制能力 | 第22页 |
(四) 激情犯罪的客体特征 | 第22-23页 |
三、激情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理论依据和处罚原则 | 第23-28页 |
(一) 人格责任论——刑事责任的基础 | 第23-26页 |
(二) 激情犯罪刑罚裁量的处罚原则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