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背景下的中学诗歌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与缺失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对象、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指导思想——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 第12-13页 |
·《新课标》增添了民族文化因素 | 第12页 |
·《新课标》中民族经典文化的内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考诗歌命题导向分析 | 第13-18页 |
·高考诗歌命题的偏离 | 第13-14页 |
·近年高考诗歌试题现状及分析 | 第14-17页 |
·高考诗歌命题的缺失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中学诗歌教学实际与分析 | 第18-25页 |
·从内容选取的角度看 | 第18-19页 |
·从情感态度的角度看 | 第19页 |
·依据新课标的标准分类 | 第19-25页 |
·描写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诗歌 | 第20-21页 |
·描写社会关系的诗歌 | 第21-23页 |
·描写个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歌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 第25-31页 |
·加强诵读,体会古典诗词的韵律 | 第25-26页 |
·什么是诵读为什么诵读能够提高理解力 | 第25页 |
·诵读的方法 | 第25-26页 |
·分析修辞,理解古典诗词的表达 | 第26-28页 |
·比兴 | 第26页 |
·意象 | 第26-27页 |
·意象 | 第27-28页 |
·指导创作,体验古典诗词的结构 | 第28-29页 |
·对比异国,深化国学诗歌的审美 | 第29-31页 |
·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 第29-30页 |
·文化上的差异 | 第30页 |
·几位中外诗人风格的比较 | 第30-31页 |
结语 诗歌,国学,素质教育 | 第31-33页 |
注释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1 | 第34-35页 |
附录2 | 第35-36页 |
附录3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